新时代高铁背后的中国力量是什么?

新时代高铁背后的中国力量

解筱文

21世纪以来的短短数年,中国高铁穿越时空隧道,以世界前所未有的运营时速、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创造了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跨越奇迹,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新航标,实现了全行业整体性跃升,引领世界轨道交通业迈入朝阳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一带一路”的“先行军”和“铺路石”。

作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在建规模最大、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产品性价比最优的国家,中国业已形成完整的高速铁路设计、建设、装备、运营、安全管理标准体系以及铁路装备品牌,拥有高铁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领先世界的高速铁路标准体系、核心技术、系统集成、成套建造、工业制造、运营维护、人才队伍等支撑。

新时代的中国,“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中国高铁正在向智能化发展迈进。截至2018年末,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9万公里(不含既有线铁路提速达到200—250公里时速,后被降至160公里时速的2876公里高铁),超过世界高铁总量的70%。不仅如此,“十三五”末,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规模。2025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将达3.8万公里左右,2030年高铁里程将达到4.5万公里。

从没有建成一寸高铁,到成为高铁建设发展的世界中心,这背后是强劲支撑的中国力量。

市场力量:人口数量+经济实力

2018年2月23日,中国铁路发送旅客1316.9万人次,同比增加368.2万人次,增长38.8%,创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从中国高铁诞生至今,已累计发送旅客早近80亿人次,发送量远超全球人口总数。

高速铁路是承担客运服务的铁路,具有大运量、高密度、公交化的特点。一条高铁每日间隔发车可达到3分钟,双向年运量1.6亿人次。这样巨大的运能,必须有足够的人口作为基础,也就是要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和持续的消费力作支撑。建设发展高铁,涉及到的桥隧、站场、线路等基础工程和移动装备,大都是超级工程,需要巨大资金投入。国际上,高铁建设的成本每公里3亿元以上。

中国有14亿多人口,这是任何国家都难以企及的超级市场,为高铁在中国的诞生及壮大奠定着先决条件。庞大的人口为高铁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客流,也是本土化承载建设发展高铁所需要的各类劳动力和人才队伍的基础保证。

从经济基础看,中国近10年GDP数据呈逐年增长,从2006年的21.77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的67.67亿元人民币,10年间中国GDP提高了300%。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90.03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使中国能以超过3万亿元的投资建设高铁。

由此,在巨大中国市场下,中国实现了高铁规模化建设运营,建设成本最低,客票价格最低,高铁在中国得以低成本高质量发展,多条高铁超预期实现盈利,远低于国际建设和运营成本。世界银行曾对2013年末中国27条运行中高铁建设成本进行分析,设计时速350公里的线路单位成本为每公里9400万至1.83亿元。设计时速250公里的客运专线(个别除外)的单位成本为每公里7000万至1.69亿元。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时速350公里的项目为1.29亿元/公里,时速250公里的项目为0.87亿元/公里。

创新力量:广袤国土+雄厚工业

高速铁路,顾名思义为高速运营的铁路。因为速度高,所以线路运营距离长,且成网运营,才能体现其优势。中国在350公里运营时速上大范围创新发展高铁,并且是几百公里,上千公里的长大干线建设,其中时速300公里以上高铁就有1万多公里。

截至2018年底,中国高铁网密度为30.2公里/万平方公里,到2020年,中国高铁网密度将为31.3公里/万平方公里,至2025年,中国高铁网密度则为39.6公里/万平方公里。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的国土面积,这是足够让更高更快高铁尽情驰骋的先决条件。

此外,中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与整个欧洲面积差不多,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地形多样、气候多样,跨越热带、北亚热带、北温带、北亚寒带和高原寒带5个气候带,乃全世界最多。又有大江大河、高山峡谷、平原丘陵、沙漠戈壁、草原绿洲、湖泊海湾、半岛海岛等等,几乎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地形种类,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更丰富。这为中国高铁发展增加了诸多难度,同时也提供了更大创新发展空间。

作为庞大的系统性战略工程,高铁涉及机械、冶金、建筑、机电、材料、仪器、电力、通信、化工等诸多工业产业。建设发展高速铁路的国家,具有完整的大工业体系可以减少外方“卡脖子”控制,有利于形成自我能力,战略主导性强,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基础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减少工业配套生产成本,有利于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若以外购、外包为主的方式建设发展规模化的高铁网,任何国家都是难以承受的,并且没有相应的运维能力,更是难以为继。

中国拥有的工业体系、工业量级、工业潜力及研发力量综合能力,为高铁的持续腾飞提供着以我为主的稳定主导基础。以此才让中国在高铁领域持续创新,挑战各种气候、地理等环境,集发展之大成,极致化发展,建立全新的高铁创新体系,拥有各种环境下修建高速铁路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最终建成京沪、京广、哈大、兰新、沪昆、西成等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标志性工程,创建世界上第一条智能高铁,发起川藏高铁建设的世纪新挑战……,稳步助推中国高铁处于世界全面领先地位。

根本力量:制度优势+民族意志

从高铁建设发展历史看,无论是高铁原创国,还是高铁新兴国家,在建设发展中,无不需要举国之力予以支撑。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优势和铁路部门的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对更优更快建设发展高铁,具有天然的制度优势。在正确的决策保证下,可以最大限度、最大能力集中人财物优势资源,巨量化、高效化发展国家基础建设,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追求幸福美好生活。

中国高铁建设发展中,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统筹社会资源,给予高铁事业全域支持。原铁道部在中国高铁建设发展中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优势,敢想敢干敢担责。通过集中铁路建设、运营、科研、外交、舆论等诸多资源优势,博列国之长,集百业之基,率铁路之众,举万众之力,以超前的战略远见,高超的纵横捭阖,极度的超强付出,短短几年时间,使中国铁路跨越了40年的世界高铁发展时空,最终领跑世界铁路交通发展,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鲜有的国家和民族壮举。

如此的创造力量,还来源于深入中国人血脉传统的强大基建基因和顽强生存的抗争意志。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中,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都江堰等等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中,再到今天的长江三峡、青藏铁路、京沪高铁、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无数超级大工程,无不是最好的基建意志和能力应证。

2018年美国统计局的一份报告说,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中国的劳动参与率达到了惊人的76%,只有24%的人没有参与工作,而这24%的人中,包括了老人、孩子和学生。几乎所有处于合法工作年龄、有工作能力的人,全都在工作。而在25-54岁这一区间,劳动参与率达到惊人的90%,位列世界第一。

正是秉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特质,中国的基建斗志和伟大创造从来都不曾停歇,在新世纪以来愈发强烈。当代中国铁路人以“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和作风,以“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铁精神,建设发展世界一流高速铁路,在中华大地建立起一座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丰碑。

高铁建设发展给沿线经济带来巨大拉动,根据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数据,铁路投资与相关产业产出比例为1∶10,铁路有40%的投资通过材料费、人工费和人员费等形式用在当地消费上。截至2018年2月,中国高铁网络已贯穿31个省级行政区所在城市、近200个地级城市、近400个县级城市,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巨大的高铁红利。中国社科院2015年出版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表明,通高铁城市与不通高铁城市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要高出71.15%,可持续竞争力要高出56.91%。

中国高铁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良性互动,产生更大的发展动能,取得更高的发展质量。展望铁路“十三五”规划,中国铁路网络基本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城市,高速铁路网覆盖80%以上城市,动车组列车承担旅客运量比重达到65%。北京至大部分省会城市之间2~8小时通达,相邻大中城市1~4小时快速联系,主要城市群内0.5~2小时便捷通勤。

新时代,中国高铁正以远远超越当下经济发展的功用价值和现实利益,远远超越铁路本身的价值,在中国更大盛开,日益精进,向着“一带一路”的方向伸展,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幸福纽带。

今天,站在又一个时代的高峰回望烟云尘风,远去的是火车的汽笛声,迎来的是铿锵前行的力量。展望未来,人类对交通速度的梦想,正在以永无止境的探索和追求前行,作为高铁的全球引领者,中国不能松懈,当勇往直前,更大创新发展。

2011年下半年中国高铁全面“降速降标”,13423公里新建高铁和2876公里既有线提速高铁降速运营,共计16299公里;当时在建高铁7000多公里,未开工或刚刚批复高铁2000多公里降低速度标准建造,共计9541公里。虽然2017年中国高铁个别线路重回350公里时速运营时代,但武断降速降标给中国高铁建立世界标准、充分发挥高铁设计能力和经济社会效益等产生了重大经济损失和战略影响。对此必须汲取教训,坚定信心,向着高铁4.0时代进军。在广阔的国内、国外发展实践中,不断丰富由中国引领的新一代高铁设计建造、运营管理、商业运作等新模式,为世界提供各种场景和模式下铁路发展全套解决方案,以中国创造重构世界轨道交通业,开启由中国引领的高铁新经济时代,促进世界经济融合发展。

本文为新华社《环球》杂志命题约稿,主要内容刊于2019年第5期《环球》

作者: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