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英军“主教”自行火炮:顶着KV2一样的马桶头却是薄皮大馅

想必提起“马桶头”,很多军事爱好者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在苏德战争初期使德军无比头痛的KV-2重型坦克。152毫米火炮口径,连50毫米炮都射不穿的正面装甲,加之硕大的体积。它无疑就是德国人的“梦魇”。

实际上,二战时期英军,也有这样一款大头神教。不过和来自东线的KV比起来,它不但没有机枪护体,而且行驶速度甚至比步兵还慢!

▲可以发射混凝土爆破弹与穿甲弹的KV-2,是战争初期德军绝对不想遇到的“怪物”。

自1940年起,新式的25磅(87.6毫米)速射榴弹炮就成为了英国皇家炮兵的必选之物。然而,1941年的北非之战,使得英国陆军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沉重的火炮无法在沙漠地形快速机动,形成战斗力。传统的卡车底盘实在是承受不了25磅炮的重量,因此,英国陆军将发展的眼光看向了坦克

1941年6月,英国伯明翰铁路机车运输公司(Birmingham Railway Carriage and Wagon Company)的设计代表提出,使用易于生产,造价适中的瓦伦丁MKII型步兵坦克底盘进行自行火炮改装。仅仅2个月后,该公司就将原型车设计完成,并通过测试。1941年11月,第一批瓦伦丁底盘改造的火炮运载车就成功下线,总数100辆。在英国皇家军械署的编号中,这款新式的火炮运载车被称之为“瓦伦丁25磅MKI型火炮运载车”,别名十分有趣,叫做“主教”(Bishop)。

▲主教式自行火炮的存档照。

从设计上来说,主教式自行火炮并未使用敞篷设计。其底盘采用的是瓦伦丁MKII型步兵坦克底盘,引擎为AEC公司的A190型6缸汽油机(仅有131马力),导致主教自行火炮的最大时速往往只有25公里/时(越野时降至12-15公里/时)。

▲在北非沙漠中驰骋的主教式自行火炮。其火炮高地射界为15-5度,而水平射界更是只有5度。25磅炮装在它身上,最大射程仅有5900米(只有原先射程的一半不到)!

与苏军的KV-2重型坦克相比,主教只有17.5吨。它与瓦伦丁坦克的最大不同,在于将原先的2磅炮炮塔拆下,换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箱形战斗室。全车一共4名车组,而在箱形战斗室内就有3人。(车长,炮手,装填手)。

同原型的瓦伦丁坦克相比,主教的装甲仿佛是被锉刀锉过了一般。其正面装甲仅45毫米(首上),而丑陋、硕大的战斗室部位则只有12毫米的防护!最要命的是,主教并没有像牧师那样的机枪塔防护。一旦遭遇敌军步兵近身攻击,车组就要露头使用冲锋枪、手枪与敌人近战,十分不便。

▲1942年末的阿拉曼战役中,英国第8集团军下属的装甲炮兵单位使用的主教式自行火炮

▲英国第8集团军在南意大利的战斗中,所使用的主教自行火炮。彩绘为1944年2月加拿大单位的涂装。

▲主教式自行火炮的多张彩绘。高大的轮廓,低劣的防护性能,缓慢的速度,使得多数英军炮兵单位对它并无好感。

▲1943年7月的西西里战役期间,英军使用的一辆主教式自行火炮实物照。

▲1943年10月,同样摄于西西里。此时一辆主教式自行火炮正在缓慢地开进一个斜坡阵地,背景处乃是被废弃的德军机场。

虽然在1941年末就完成了订单,但受制于德国潜艇/空袭等因素,直至1942年7月,首批(80辆)主教式自行火炮才抵达北非,参加了两次阿拉曼战役(El Alamein Battle)。随后还有两批主教(20+50)分拨次抵达北非战区,进入皇家炮兵单位中服役。由于自行火炮的匮乏,1943年初,前线部队又向伯明翰机车公司提交了200辆主教的订单。

▲喜好用神职人员为自行火炮起名的英军,对拥有M2护身,火炮口径更大,射程更远的牧师显然更为青睐。

不过,当新式的M7“牧师”(Priest)105毫米自行火炮通过租借法案交接给英方时,原先的缺额很快就被填补一空。主教的一席之地,也就此被这些外来货占满。在整个二战中,主教随着英军转战阿拉曼、突尼斯,并在随后的西西里和南意大利地区也立下了不少战功。不过,这款轮廓高大的老式装备,终究敌不过量产的美国货。在生产了149辆主教以后,伯明翰机车公司就此停产,主教也由此成为了历史。

▲更为精细的主教式自行火炮设计蓝图。而高达3米的它,显然在敌军的眼中就是一个“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