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宝宝三天两头跑医院,这些雷区一定不要碰!

前几日,小编跟大家分享了《宝宝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这三个阶段最容易生病!》一文,我们知道了宝宝容易生病的三个阶段,分别是:6个月前后、断奶时、刚上幼儿园那会。这三个阶段,家长需特别关注孩子,注意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而在其他时期,其实只要家长护理得当,宝宝是不会三天两头跑医院的。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些错误的护理方法,家长们一定不要碰这些雷区。

误区一、用洗衣粉清洗宝宝的尿布、衣物

很多懒癌的家长,不想单独给宝宝洗衣服,就把宝宝的衣服与大人的衣服一起清洗,或者只是用洗衣袋简单隔开就一起扔进洗衣机。这样的做法,就会让一些洗衣粉、洗衣液之类的化学物质残留在宝宝的尿布与衣物上面,对于宝宝的皮肤产生很强的腐蚀作用,宝宝就很容易出现红屁股的现象。所以家长们,宝宝的衣物一定要和大人分开洗,并且宝宝的衣物一定要用清水来洗,不可以使用化学的洗涤剂,不可以用肥皂。

误区二、通过“捂汗”退热

不少老一辈的家长们,特别推崇“捂汗”退热。宝宝一发烧,就要给宝宝多穿衣物,让宝宝浑身出汗退烧。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大人自己感冒,往往喝热水,加被褥,捂出汗就好了。但是宝宝可跟大人不一样!相反,宝宝的汗腺尚未发育完善,增加衣物反而会阻碍宝宝机体散热,不利于退烧。正确的降温做法是给宝宝正常穿着,略微解开宝宝的衣物,增加宝宝身体散热,同时注意宝宝手脚部分的保温。

误区三、烫伤抹牙膏

宝宝烫伤后不要抹牙膏!!

不要抹!!

要知道,牙膏会使烫伤皮肤热气无处散发,只能往皮下组织深处扩散,造成更深一层的伤害;二期烫伤后涂抹牙膏还容易使渗出液积聚,滋生细菌,发生感染。最正确的做法是:宝宝烫伤后第一时间用凉水冲或者泡15分钟以上,之后不要包裹,用干净的纱布轻轻盖住烫伤的部分,及时就医。

误区四、磕碰后立马揉/热敷

跌跌撞撞的宝宝,一不小心磕碰了,家长那个心疼!

很多人的惯性就是冲上去,抱起宝宝,立马帮宝宝揉起来。但是宝宝磕碰和大人不小心扭伤一样,是要冷敷而不是热敷的!你给宝宝揉啊揉,只会加重宝宝皮下出血。正确做法是这样:立即用手掌压迫5分钟,减少皮下出血,之后用冰袋或者直接贴个退热贴冷敷,过了24小时之后再用温水敷。

误区五、宝宝私处冲洗过度

强迫症的家长,看到宝宝私处的不明液体就忍不住要冲洗干净,有时候觉得一遍还不够,又冲洗第二遍、第三遍……其实,宝宝肌肤稚嫩而脆弱,私处保持清洁干爽就可以,千万不要清洗过度。特别是女宝宝,私处的白色分泌物其实是可以保护女宝宝阴部的皮肤黏膜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杀菌、抑菌的作用,是道天然屏障。彻底清洗,反而把保护屏障洗没了。

误区六、宝宝不能使用含氟牙膏

含氟牙膏想说:“这个锅我不背!”

小宝宝刷牙也需要用含氟牙膏,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蛀牙。只要牙膏的使用不过量,宝宝就不会氟过量。具体宝宝的牙膏使用量是多少呢?《美国儿科学会》提出:3岁以下的宝宝每次刷牙用米粒那么大,3~6岁用黄豆那么大的含氟牙膏,一天不要超过2次,就算把牙膏沫子吞下去,也不会氟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