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石油资源国,为何深陷危机?

位于南美洲北端的委内瑞拉,北邻加勒比海,西交哥伦比亚,东接圭亚那,南与巴西相连,为拉美第四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资源国,超过沙特阿拉伯,向来被称为“南美石油国”。全国领土的1/3以上蕴藏有石油。截止2018年,委内瑞拉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423.60亿吨,占全球储备比例14.35%,每日石油产量34万吨,每日石油消耗10.66万吨,每日向美国出口石油量10.84万吨。

该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西部马拉开波湖地区、东部安索阿特吉州、莫那加斯州地区和中部的巴里纳斯州以及阿普雷州等地区。天然气大多为油田伴生气,仅东北部帕里亚半岛有近海气田。而面积约1.43万平方公里的马拉开波湖,则是拉美最大的湖泊,素有“石油湖”之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富庶的国家,如今却正在遭受严重的经济危机。

2016年委内瑞拉的通胀率达到720%,2018年7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预测,“到2018年年底,委内瑞拉的通胀率将飙升至1000000%”。其实,委内瑞拉当月的通胀率就已经达到了82700%,上半年该国物价更是飙升460倍。

那么,坐拥世界最大的石油资源,委内瑞拉为何深陷危机?

我们先来看一下同样是产油国的沙特阿拉伯,为什么人家就富得流油。原来沙特曾将开采权转让给国际各大石油公司,自己躺着收“份子钱”。

而委内瑞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也是这么做的,因此当时委内瑞拉人已经非常富有了。据说当时美国迈阿密流传一个笑话,说若是有人冲进奢侈品店,指着店里最贵的商品喊“给我来俩”,这人准是委内瑞拉人。当然,对于只靠卖油获得财富,一些学者也表达过担忧,该国学者阿图罗·彼得里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号召同胞们要“播种石油”,利用石油租金扶植本国的教育、科研以及其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惜没人理解彼得里的想法。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委内瑞拉政府宣布要将石油产业国有化开始,政府主导的资本力量在石油开发公司的分成比例,陆续之前的50%提高至90%以上。这种简直就是抢劫,却得到多数民众的支持。他们以为,将石油产业收归国有,这样一来国家更有钱,而国家有钱自然会让民众得到更大的实惠。

但事实证明民,问题没有那么简单。随着外国投资公司将资本、技术撤出,而国企一下子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加上本身效率低下,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每天350多万桶降到八十年代中期的不足200万桶。委内瑞拉爆发了经济危机,大批民众破产、失业,首都加拉加斯的贫民窟每年膨胀一倍。与民不聊生相比,政府官员和国有化扶植起来的委内瑞拉石油公司的中高层们却成了受益者。石油价格上涨时,他们独占高价带来的利益,不将石油收入用于发展国内福利事业;石油价格下降时,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将跌价引起的“危机”转嫁给普通民众,这样一来,更多人陷入了贫困。

此外,高额的石油财富使历届政府养成了挥金如土的习惯,各政党的腐败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1973--1979年,政府公共开支超过1830年建国以来公共开支的总额。石油本身为资本密集型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很有限,失业者很难进入该行业

加上非石油行业发展不充分以及快速衰落,大量民众失业,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查韦斯上台前,近七成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与委内瑞拉相比,沙特阿拉伯则较先知先觉,在意识到单一化的经济结构后,实施很多有利于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措施,大力发展农业、矿业、石油业、房地产、教育、旅游业等,鼓励国外企业到自己国内投资发展。在石油开采技术发展下,石油价格受到冲击,沙特至少避免了和委内瑞拉同样的结局。

于是,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委内瑞拉会走沙特的路子,事实并非如此。

1998年,查韦斯当选总统后,开始实施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措施,并公开打击政府官员腐败,目的是缩小贫穷与财富的差距。

首先,查韦斯政府减少委内瑞拉的石油开采,并极力鼓动其他OPEC成员国减少石油产量,以抬高油价,进而提高委内瑞拉严重萎缩的外汇存底。

其次,将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全部收归国有,将获得的资金进行社会改革。相较往届政府,他大肆扩张国有企业、收购私企,完全垄断了国有银行、钢铁、通信、能源等行业。为此,委内瑞拉于2001年颁布了《碳氢化合物法》,积极推动石油产业国有化。根据该法案,私人石油公司向委内瑞拉政府交纳的特许开采税税率从16.6%提高至30%,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在新成立的石油生产和勘探企业中必须占据至少51%的股份。

再次,推行计划经济,最典型的就是石油。在委内瑞拉,矿泉水都比汽油贵,真是春雨贵如油,而米面粮油和越来越多的商品被政府限制价格,而政府之所以能够实行价格管控,只要还是投入的每年巨额财政补贴,仅用于食品的财政补贴每年就高达6亿美元以上。

此外,实施优厚的福利政策。查韦斯当政期间,石油价格一路凯歌,政府利用这笔财富实行针对穷人的医疗、教育、住房等福利制度,如被许多国家民众羡慕的全民免费医疗,盖免费的房子给穷人住,且一盖就是100万套。这样的政府,民众怎能不欢迎呢?

不过,即使委内瑞拉福利制度如此优厚,但是其犯罪率、通货膨胀与贫富差距等问题却从来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过,加上无处不在的政府管制、各种“琳琅满目”的补贴,滋生了委内瑞拉无处不在的腐败。国企的生产效率十分低下,生产成本却极高,致使石油的生产成本比中东国家高出一倍以上。

“畸形”的福利制度与政府的各种补贴,造成政府财政赤字不断增加,难以为继,唯一的也是最快效的办法就是增印钞票,结果只有一个--通货膨胀,劳资水平受到巨大冲击,国外企业“知难而退”。

自查韦斯上台至2006年他的第一届任期结束,货币的购买力只相当于原来的1/3。在第二届任期内,政府仍然没有实施任何控制货币贬值的政策,致使查韦斯只能于2010年突然宣布将货币直接贬值一倍。在查韦斯去世的2013年前后,委内瑞拉再次将货币贬值50%,社会分裂更加严重。

2013年4月14日,委内瑞拉举行总统选举,查韦斯指定的“接班人”尼古拉斯·马杜罗以1.5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险胜反对党联盟候选人恩里克·卡普里莱斯。此时的委内瑞拉国内社会分裂愈加严重,被石油捆绑的经济形势日益严峻,致使物价飞涨、物资短缺及治安恶化,而马杜罗的国家治理能力却乏善可陈。

这和查韦斯上台前的形势十分相似,于是很多人认为,马杜罗也可以延续查韦斯的政策。

比如,第一,可以延续保持石油产业国有化。

但是,国有化政策想要获得成功,是有前提的:首先要保证能持续不断地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体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能闭门造车;其次,要有稳定的国际销售市场以及销售渠道。再次,国际油价处于上升时期。

很显然,查韦斯执政时期,正处于国际油价处于节节攀升的时候,推行石油产业国有化能使委内瑞拉民众更加公平地享受石油产业带来的收益。

然而,马杜罗执政后,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在2014年时已经呈持续走低趋势,而石油供应量却在不断上升,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当年的11月28日作出决定--不限制产量,一下子供求失衡,直接导致石油价格在国际范围内断崖式下跌。其中,委内瑞拉石油出口收益大幅度下跌,直接影响其国家石油公司引进国外石油开发技术与技能。此外,我们知道美国是委内瑞拉最大的石油国际出口市场,然而美国的页岩气技术获得了革命性进展,这个国际市场前景令人堪忧。

第二,可以通过投资国内基础实施建设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这一招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真理,不过也有前提,那就是政府必须拥有足够的资金。而委内瑞拉缺的就是钱,于是掌握着印钞权的政府就开始不停地印钞。

实际上,早在2008年年初,委内瑞拉政府就宣布国家开始实行货币改革,并发行新货币——强势玻利瓦尔。新货币和旧币的兑换比率高达一比一千。委内瑞拉政府原本想通过货币改革来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进口紧缩,但摆在政府面前的事实是,通货膨胀继续加剧,并陷入了恶性循环。委内瑞拉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不停地印钞,仅2015年的下半年,马杜罗政府就批准了新增50 亿本国货币玻利瓦尔。相比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每年也仅为80亿发行量。自己印不出这么多的钱,政府便委托外国公司帮印,据统计外国公司帮助印刷的钞票数量已超过100亿张,通货膨胀在所难逃。

那么,委内瑞拉如何走出困境呢?

首先,要实现石油产业多元化。“经济不能过多依赖于单一产业,尤其是能源产业,不然十分容易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不具备抵抗风险的能力(徐杰《各国应对通胀的非货币性政策措施》)。改变石油出口的单一经济,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以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各个产业在相对应领域的竞争力。政府应支持、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避免经济垄断等反市场行为。

其次,制定石油宏观发展战略。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一个国家的优势,但这不是绝对,因为石油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必须围绕石油制定相应的全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