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醉心于各种教训熊孩子的网络吐槽,我们其实可以这样做!

说起熊孩子,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要先皱一皱眉头,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曾受到熊孩子的“袭击”。春节来家里拜年却不听管教的熊孩子,上蹿下跳把楼板快弄塌了不说,把你收藏多年的奖状痛快地撕了;动车上哭声震天动地,任爸妈怎么哄骗都无法停止哭闹的熊孩子,带着耳机还不堪忍受这可怕噪音;停车场里看到刚保养过的爱车有一道长长的疤痕,心痛得无法呼吸却看到了不远处拿着石头的熊孩子……

可以说,熊孩子之痛,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但教训熊孩子,却不是每个人都敢做的。由于部分家长的溺爱和袒护,“他还只是个孩子”成了熊孩子们的护身符,大部分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可其实,内心里头是想给熊孩子一顿胖揍的。为了宣泄,每次看到暴揍熊孩子的网文、新闻,我们总能被戳中痛点,拍手称赞。这也是为什么,前不久四川遂宁公交车一事,引起了网络“狂欢”。大人“欺负”小孩虽然不对,也并不光彩,可是熊孩子自己招惹的打,怪谁?!不少网友纷纷留言:“打得好!”“他还是个孩子,请用力打!”……

这对待熊孩子的态度?怎样才是对的?

在小编看来,其实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如果是家长也不分青红皂白地护犊子,且熊孩子无法无天,做错事丝毫没有任何歉意,反而是一副理所当然和趾高气昂,那你其实也不用一直憋屈地忍着,适当表达一下自己的愤怒,让熊孩子的家长也管管孩子;但如果,孩子的家长是想管教孩子,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你不妨伸出援手,帮忙一把,比如如下的这个故事。

第一次独自带两个孩子出远门,对美国妈妈露西来说,简直是个噩梦。因为一路上的焦头烂额,没有来得及给4个月大的小儿子喂奶,小家伙一上飞机就哇哇直哭。弟弟一哭,3岁的女儿不知怎么的,也跟着尖叫哭闹起来。露西拼命想要安抚两个孩子,却无济于事,两个孩子就是哭得越来越大声。

看着飞机上的乘客都投来不耐烦和厌弃的目光,露西又是尴尬,又是无奈。她真的很害怕,照这样下去,自己母子三个不知道会不会被赶下飞机。就在露西很是绝望的时候,一个座位旁的男子向她走来,他面带微笑地接过了孩子,帮忙哄着。露西见状,赶紧给女儿系好安全带,拿出平板给女儿看她最爱的动画片, 小姑娘终于安静下来。而后,露西赶紧从陌生乘客手里接回孩子,很是感谢。“不用谢亲爱的,我的妻子也曾经有过像你这样的经历,也是有个陌生人帮助了她。我很开心今天我也能帮助你。”

这其实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露西感谢之余,必定也想着,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也要尽力去帮助别人。而这,也是除了醉心于各种教训熊孩子的网络吐槽,我们能做的其他事。

希望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