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可夫小传:中国北伐统一的军事顾问,击败德军的苏联英雄

【1900年2月12日】崔可夫小传:中国北伐统一的军事顾问,击败德军的苏联英雄

1900年2月12日,崔可夫出生在俄国图拉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寒,12岁到圣彼得堡自食其力,在工厂当苦工。

1917年(17岁),工厂倒闭,他投奔在海军服役的哥哥,成了一名见习水兵。不久,十月革命爆发,他跟随所在的波罗的海舰队,投降了苏维埃政权。

1918年,他来到莫斯科,参加军事教官短训班,成为第一期学员,并得到了列宁的接见。此时,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崔可夫暂停学业,上了前线。他转战南部、东部、西部战线,历任连长、团长,获得两枚红旗勋章。

(崔可夫塑像)

1922年(22岁),崔可夫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25年毕业后,留校在东方系中国部深造,从而与中国结缘。

1927年(27岁),他来到中国,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军事顾问。他帮助国民革命军北伐,使得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完成了全国统一。

(1926年,崔可夫和妻子)

1929年(29岁),张学良试图收回苏联掌握的中东铁路特权,最终动武,双方爆发了中东路事件。中苏双方断交,崔可夫回国,任苏联远东军司令部全权代表,要求满洲里守军无条件投降。

30年代,在斯大林主导下,爆发了恐怖的内部“大清洗”。年轻的崔可夫幸运避免,并反而因填补空缺,被快速提升。1938年,他被提拔为少将军长,又担任集团军司令员。

(1930年的崔可夫)

1939年初,纳粹德国扩军,大战一触即发。此时,日本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在北上进攻苏联和南下攻击英美之间犹豫。

1940年12月,崔可夫再度前往中国,担任苏联军事顾问团团长,成为蒋介石的军事顾问。在华期间,崔可夫与各方沟通信息,协助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日本向南进攻,苏联成功避免了两线作战。

(1940年,在中国当军事顾问的崔可夫)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日开战。1942年1月,美国派史迪威为中国战区总参谋长,也成为蒋介石的军事顾问。崔可夫奉召返回苏联,参加抗击德国的卫国战争。

他回国在64集团军任职,是实际指挥者。他率军在斯大林格勒与德军周旋,取得反击战的胜利。9月,升任62集团军司令,负责防御斯大林格勒市区。

(1942年,崔可夫在62军指挥所)

此时,斯大林格勒十分危急,各方都认为被德军攻占只是时间问题。崔可夫重整军心,下令集团军司令部不得退过伏尔加河,军队化整为零组建突击小组,甚至单兵作战,进行残酷的城市巷战。

经过努力,他多次击败数倍于自己的德军;完成了苏联最高统帅部“不得后退一步”的任务。11月,斯大林格勒全面反击,他率军渡过伏尔加河,德军一败涂地。苏联夺得了卫国战争的主导权。

会战结束后,62集团军被提升为“近卫军”,崔可夫也被授予苏联最高荣誉——“苏联英雄”。

(成为“苏联英雄”的崔可夫)

1943年,崔可夫率军解放了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敖德萨,莫斯科为此鸣礼炮240响,以庆祝这一胜利。

1945年(45岁),他参与攻占柏林。5月1日,他到前线与德军代表谈判德军投降问题,结果遭到枪击,大腿和膝关节被击中,幸好被传令兵拼死救出。

他也成了对德作战中最后一位流血负伤的苏军高级将领。5月9日,他参加了德国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他也再度被授予“苏联英雄”。

(1951年,崔可夫与德国总统合影)

二战结束后,崔可夫凭借赫赫战功进一步得到提升。1948年,他晋升为大将,担任驻德苏军集群总司令。1953,担任基辅军区司令,1955年晋升为元帅。1961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并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

1969年(69岁),中国与苏联在黑龙江珍宝岛一带发生冲突。当时崔可夫极力主张,发射核导弹,但最终并未采用。

(1979年的崔可夫(右))

1972年,崔可夫改任国防部总监小组组长,开始着力研究军事理论问题,并总结人生经验。他完成了《在战火中锤炼青春》、《在华使命》、《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在乌克兰的战斗》、《本世纪之战》等著作。

1982年3月18日,崔可夫因病去世,享年82岁。

(2018年,普京祭奠元帅墓)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239篇作品,营员“陶生”的第12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