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官至丞相却天天饮酒作乐,皇帝责问,他用三言两语打发了

在古代,丞相是一个国家最高的行政长官,被称为“百官之首”。丞相的主要职责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无所不管,由此可见丞相的工作必定非常繁忙。可是在西汉时期,有一位丞相在上任之后却天天饮酒作乐,不理政务,皇帝责问他为什么不干活,却被他三言两语打发了。结果这位历史上“最懒”的丞相反而得到了后世的称颂,此人就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


曹参早年是秦朝沛县管理监狱的小吏,和后来的汉高祖刘邦、西汉首任丞相萧何是同事关系。公元前209年,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萧何、曹参等人也毅然决定跟随刘邦共创大业。在此后几年时间中,曹参跟随刘邦经历了灭秦之战和楚汉之争,他身经百战,屡立战功,攻下了两个诸侯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

刘邦建立了西汉后,开始封赏在战争时期建功立业的开国元勋们,曹参排在萧何之后,位居第二,被封为平阳侯。刘邦的长子刘肥被封为齐王,封地位于今天山东一带的齐国。由于刘肥尚且年幼,所以刘邦让经验丰富的曹参去齐国辅佐刘肥,担任相国的职务。

曹参担任齐相长达九年时间,在他的精心治理下,齐国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曹参也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在弥留之际,吕后询问他将来如果萧何死了,谁可来接替丞相之位。刘邦不假思索地说道:“曹参可。”

公元前193年,萧何病危,汉惠帝亲自前往探望,并趁机询问萧何:“丞相百年之后,谁可接任您的职位?曹参如何?”萧何听后回答到:“知臣莫如主。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曹参在齐国听闻萧何病逝的消息后,立即吩咐手下收拾行装,手下不解这是什么意思,曹参说道:“吾将入相。”没过多久,朝廷的使者果然来到齐国宣旨召曹参立刻启程进京,担任丞相之职。在这个问题上,刘邦、萧何、曹参的想法都高度一致,足以看出三人心意相通,同时也说明曹参在当时无可取代的地位。

曹参入朝为相后,在政令、律法方面无所变更,全部沿用了当年刘邦和萧何制定的规章制度,国家按照既定路线推进,倒也相安无事。曹参任命了一些贤能之士为丞相的属官,由这些人协助他处理政务。这样一来,曹参这个丞相就当得非常轻松了,他天天在相府饮酒作乐,完全摆出一副无为而治的架势。


曹参不干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汉惠帝的耳中,汉惠帝颇为不满,他觉得以前萧何当丞相的时候忙得要死,曹参接任后怎么天天会无事可干呢?于是,汉惠帝向曹参的儿子曹窋吐槽了这些想法。曹窋也觉得父亲的做法不太对,便回家进行规劝,没想到曹参听后将儿子暴打了一顿。

一日上朝,汉惠帝对曹参说:“您为什么要打曹窋?是我让他规劝的。”曹参说道:“陛下认为在圣明方面,您和高皇帝(刘邦)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同先帝相比。”曹参又接着说道:“陛下认为臣与萧何谁更贤明?”惠帝觉得曹参天天饮酒作乐,怎么比得上萧何,但出于礼貌他还是比较委婉地说道:“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言之是也。高皇帝和萧何对天下大事都已经做了很好的安排。如今我们只要遵循原有的规章制度不做更改,那不就是最明智的做法吗?”惠帝听完曹参的这几句话,觉得挺有道理,于是就不再质问曹参饮酒作乐的事情了,反而让他好好休息。

这段君臣之间的对话被后世传为美谈,“萧规曹随”的典故就由此而来。事实上,曹参也并非真的只是天天饮酒作乐,他在人事方面做了很好的安排,才使自己能够从繁忙的日常事务中脱身,从而去思考一些更大的问题。刘邦和萧何为国家制定了很好的规章制度,曹参能做到虚心遵循,不去瞎折腾,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宽广的胸怀。

参考文献:《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