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为什么不喜欢过年?这四个理由就够了!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是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了。大家走亲访友、旅游休闲,怎么开心怎么过。但是,开心之余,还是有各种让我们为之一“囧”的事情。且来看看职场人最担心的三件春节“囧事”吧!


春节“囧”事之——个人问题问不停


自述“囧人”:小李


  我也算年轻有为,事业有成,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年届30仍旧单身一个,毫无成家的迹象。这不,每年春节回家我都要面临“七大姨八大姑”的问候——
  “隔壁家王二都三年抱俩儿了,你也得赶快抓紧。”
  “儿啊,娘想喝媳妇茶想了很久了。”
  “对门孙家的小姑娘刚刚大学毕业,要不给你们介绍介绍?”
  ……
  一想到每年回家都要面临这同样的场景,我就“一个头两个大”,有时候甚至冒出了不想回乡的念头。但每年就那么一次听他们唠叨的机会,哎,还是赶紧找个女朋友,明年回家堵住他们的嘴吧,不对,那明年回家也许他们就开始唠叨结婚生娃了,真是一年复一年,聚会提问无止尽阿!


  对于中国人来说,“饭桌文化”是一门需要深究的学问,如何在其乐融融的年夜饭上玩转“太极推手”就看“痴男怨女”们进退功力如何了。


应对八卦第一式——黑脸


  网友“小鼠鼠”表示,一旦亲戚长辈开始八卦个人问题,“我就黑着脸告诉他们不用操心,自己赚得不多,穷得很”。其实亲戚长辈年年问这个问题也是出于关心你,而如果你真的对此很反感,相信也不会有人乐意破坏过年的欢乐气氛。


应对八卦第二式——配合


  哪怕对于犯人,还讲坦白从宽呢。所以,不如就乖乖配合,长辈要给你介绍女朋友你就答应,长辈鼓励你考公务员就说在准备了……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在长辈面前适当装“孙子”,会显得你孝顺又诚恳,何况你本来就是儿子、孙子、侄子……


应对八卦第三式——租借


  时值春节,淘宝上已经纷纷兴起男女朋友的租借业务,日薪几十至上百不等,而且设有各种奖惩规则——如“逗女方爸妈开心,爸妈笑一次,加10元,爸妈苦着脸,罚100元”等。如果你既怕追问,又不想拂了长辈们的美意,那就大胆租一个吧,租出火花也说不定哦!


春节“囧”事之——“土特产”送还是不送?


自述“囧人”:宝宝


  我不是本地人,提前请了年假,准备早点回家投入爸妈怀抱。临休假前一天,办公室同事都纷纷和我说:“回来给我们带好吃的呀!”连领导都笑眯眯地说:“四川可是出美食的地方噢!”我虽满口答应,心里可有点犯愁,要说老家的美食的确不少,可是能要拿的出手的还真没几个,无论外包装也好,还是价钱也好,和上海商场里的食物比起来,都显得十分寒酸。而且现在食品安全问题搞得人心惶惶,我敢送,别人还未必敢放心吃。可是,既然我已经答应了,不带点回来又不好,免得到时候还落下小气的名号……真是让我犯难啊!


  更让我为难的是,给领导送的东西,到底要不要搞点小特殊?倒不是我想溜须拍马,但说不定领导也不希望自己的待遇和普通员工一样呢?唉,还没开始过年,就已经为过完年回公司如何交作业犯愁了。


  广告说的好,“今年过年不送礼”,可是,对于中国人来说,“礼”可是一个历史悠久且门道颇深的传统习俗。同事之间,若平时私下交情一般,那大可不必把送礼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你的过分热情,也会给别人造成一定压力。如果你在假期中要回老家或者是去旅游,给同事带些当地的小礼物也是应该的。可是,到底怎样做才既得体又合别人心意?


  1.平时观察。一个人和同事相处的时间,可能多过于和家人相处。如果你是个有心人,不妨在平时留心一下周围同事的喜好,这样,在选择礼品的时候就不会无从下手,况且,送礼不就是应该送最合适的嘛!


  2.不选高价。价钱贵,可能体现出你的诚意,可是对于同事来说,平时只限于工作上的接触,你的贵重礼品会让人家胆战心惊,如果是异性,更以为你会有何“企图”(当然,如果你真有什么企图又另当别论)。因此,在价格上,还是选些平民的,这样才不会给同事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今后人家在还礼时,也不会有太大压力。


  3.给领导送礼要谨慎。首先,要确认,你的领导是否吃这套。其次,明确你的目的是何。如果只是为了带土特产给大家分享,那也没有必要“亲疏有别”,大可以一视同仁,无非就是给同事的是拆开散装的,给领导办公桌上放一包整包的。一来不需要领导跑到你们办公室和你们一起吃东西;二来,没有领导在,同事们吃得也自在一点。

 
春节“囧”事之——在外发展不佳无颜回家见乡亲


自述“囧人”:山野小毛


  我2009年毕业,刚毕业那年,因为没有找到工作,春节就没有回家。读了四年大学,结果还找不到一份工作,心里总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此后的四个春节我都没有回家,一是火车票很难买,二是自己在外发展不顺利,挣钱少。家里人都以为你在外面挣大钱,可有时候你觉得自己连工地上的农民工都不如,事实上,也确实没有他们挣钱多。在心里这样一想,我就非常害怕回家过年。


  一个人在异乡过年,根本没有什么好庆祝的,本身也没有多少钱去过年。我记得第一年除夕,整整一天我都窝在那间8平米的小屋里,躺在床上,望着那堵白墙发呆;那天早上我做了一锅的稀饭,饿了就爬起来吃稀饭,对,我的年夜饭,就是稀饭!第二年,我想出去吃沙县小吃或者兰州拉面什么的,可是那些小店早早地就关门了,于是一个人在空荡荡地大街上不停地走,倦了、累了,就回去睡觉了。第三年、第四年好一点了,在这个城市有了朋友,相约一起过年,也就少了一些孤独。一个人在外地过年,也不是故意要弄得这么狼狈,只是一个人的春节,没有忙活的动力,想着简单点,简单到最后就什么都懒得做了。


  又过年了,又过了一年了,究竟有多久没有回家了?你在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中,每天莫名地忙碌着。是为了当初的梦想?还是为了现在的生存,或许你已经无暇去思考了。家就在远方,心仍旧在漂泊。一个人游走在异乡的新年夜,不禁又成了当初那个因为思念,因为想家而哭泣的孩子。


  春节临近,在异地工作的职场人归心似箭。买票难又怎样,路程远又怎样,这些都挡不住那颗归家的心。不过,来自无忧的调查数据显示,约有51.92%受访者表示自己会因为个人发展不佳而选择春节不回家;而根据早前无忧发布的《“异地工作者春节返乡”调查报告》显示,“在外发展不佳,回家压力大”也成职场人春节不回家的首要原因。


亲情计算题:我们还能陪父母走过多长时间?


   网友“步步为营”说:“假如父母再活30年,我们平均每年回家1次,那么我们和父母相聚的机会只剩下30多次。按照每次回家5天计算,除去和朋友聚会、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我们在一年中真正能陪父母的时间大概只有24小时左右,30年总共不及720小时,差不多仅一个月的时间。”


  计算的结果令人唏嘘,当然,面对这样的极端假设,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怎么可能?30年里每年只回家一次?”有网友提出这样的质疑。不过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对于许多在异乡漂泊的职场人来说,有时连一年回一次家都不能保证。这其中的不少人往往在读书时就奔走他乡、开始漂泊,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一晃就是几年不回家。回家不需要理由,可不回家的理由却到处都是。


  我们常告诉父母,“过年要加班”、“春节票难买”、“确实走不开”,所以我们不回家过年。父母总是宽容的,无论我们有着怎样的理由,父母们都更愿意站在儿女的角度去体谅,可是那种“梦里盼儿归”的心情却少有儿女能真正地照顾到。我们也会这样告诉父母:“春节不回家了,避开春运高峰,节后找个时间回家看看!”这种托辞甚至会变成一种“欺骗”,因为你我都明白,这是一个遥遥无期的计划,直到明年的明年,我们都不确定是否真的能回去。回家的意志总是那样的薄弱——老板的一句话、客户的一个电话都会改变我们对父母的“允诺”。


  这个春节如果你能回家,请不要吝啬,回家和父母团聚一次吧,无论你在异乡吃着怎样苦,家总是漂泊的朋友最温暖的期待!如果你实在走不开,也可以理解,但是请告诉父母,在今年的某个时候自己一定会回家看看。

文中出现图片均由123RF.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