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陷入无处不在的“思维陷阱”?

只要是人,一定会受到心理上的认知偏差而使决策受到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思维陷阱呢?

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运动比赛、电竞或商场上,总是充斥着战术与策略上的交锋。许多人在结果出炉后会如此称赞赢的一方:“他(们)的战术真是高明”对输的一方可能会批评:“战术真是糟透了”。

为什么赛评、球迷们会“批评”?原因很简单:因为“输了”。

比如我们深思熟虑后,预测A、B、C三种可能的结果发生机率各为75%、15%、10%,因为A事件机率最高,所以我们预测A事件会发生,但最后结果为C。因此我们能说先前的“深思熟虑”是很“差劲”的决策品质吗?所以我们必须明白,“最终结果”与“决策品质”两者不该是息息相关,我们不该以最终结果来衡量决策品质。

在很多时候,当我们说出:“早知道......就好了”。此时正是犯了“后见之明偏误”,我们在得知结果后把它视为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忘记事情的发生其实是机率的表现。

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念,原因在于我们过度认定结果与决策息息相关,殊不知我们都忘记生活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会因为机率而有许许多多的可能性,但实际发生的结果只会有一个。

学生时代,我们说出:“我不知道”是一种禁忌。学生说出“我不知道”代表学习效果不好;考试要是写下“我不知道”这个答案,也肯定100%是错误的。

但承认不知道、拥抱不确定性,反而是通往优秀决策重要的一环。我们可以如此思考:“我不知道”代表的是“我们知道某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但不确定在特定情况下的结果”这是事实,但听起来是否中性多了?

这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难以预测。但我们不该追求确定性,而是应该要弄清“事情有多不确定?”并从中推估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这推估能多准确,取决于我们已知的信息以及经验。

拥抱不确定性有2个好处:其一,客观地去面对这世界,因为这世界就是充斥着各种不确定性,这是它的模样。其二,我们可以跳脱“非黑即白”的观念枷锁,并非只有正确与错误两种极端,而是像条光谱,在这光谱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种决策。

你敢打赌吗?

我们生活中做出的每样选择,都等同于拒绝通往其它未来结果,而那些结果都可能比现在的局面更好或更糟。放弃任何选项,就要付出潜在的机会成本。

以“换工作”为例。换工作赌的是“未来的发展比现在优秀”、“薪资较高”、“离家较近”,但也有可能“新公司倒闭”、“为了事业而疏于与家人维系情感”。我们所做的任何决定,都是和未来的自己打赌。假设我们能对不确定性处之泰然,事前做过各种深思熟虑的推演,考量过任何风险,我们就能更加坦然的接受结果。因为我们有了“优秀的决策品质”,我们掌控了我们能控制的,剩下的就是无法掌握的机率。事前已经了解各种可能性,纵使发生最坏的情况,也能够尽量维持平常心,因为已经预测到可能会发生。

而在当我们和他人谈天或争论一个观点时,假设突然迸出了这句话:“你敢跟我赌吗?”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他相信他的信念是正确的”。

多数人在谈到对一个信念“打赌”时,下一个后续步骤就会“查证”该信念,而这也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

为正确的结果归纳原因

是运气?还是技巧?

运气:如果事情发生的原因是无法控制的因素(例如:天气、他人行为等等),其结果就是运气导致。

技巧:如果事情因为我们的决策而产生的结果就归类为技巧面。也就是在同样的情况下同样的决策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改变该决策就会产生不同结果。

比如,我们可能因为自己闯红灯(技巧)或是其他人闯红灯(运气)而发生车祸;学生可能因为自己没念书(技巧)或是遇到不好的老师(运气)而导致成绩低落。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的归因哪些结果是源自于我们无法掌握的“运气”、哪些是源自于我们可以掌握的“技巧”,便能专注于可以学习的经验(技巧),而忽略无法学到经验的事物(运气)。如此一来久而久之就能在累积的经验中,让自己更加成长。

但要做到正确归因真的非常困难。原因在于人类无法全知,很难解释事情的正确发展原因,但我们仍然能努力从可学习的经验中成长。

我们身边一定有这种人:自己的案子做成功或是比赛赢了会说:“我好强”、“一切都是我的功劳”但如果失败了就会说:“唉,都是队友(客户)的错。”

这种借口会让我们心理比较好过,因为“失败都是源自于我们无法掌握的运气,我已经尽力了”。但有时候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借口。

“自利偏差”会影响我们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如果将多数糟糕的结果归因于运气,就会错过检验决策的机会,无法让自己思考是否有改进的空间。而如果把好的结果都归因于自己的功劳,有时则会导致强化不该强化的决策,也是错过自我提升的机会。

当然,有些不好的结果的确是因为运气,有些好结果的确因为技巧,但事情不可能永远都是如此。不可能100%的坏结果都来自运气,100%的好结果都是技巧。这种思维就是我们该避免的。

当然,观察别人也会产生偏见。

“观察”是公认的学习方法之一,甚至在不同领域中也有专门搜集他人案例的机构。我们当然可以从其他人身上学到一些心得,但观察他人时往往也会有偏见。

就如同我们为自己的结果归因时会有偏见,对他人的结果也会有偏见,但刚好是相反的。当我们看到他人得到坏结果,我们会严正的批评他们哪些地方失误。当我们看到其他人成功,会说他们只是运气好。

生活中太常有这种例子了。看到他人升职,会承认他能力比我们好而升职,还是会暗地里说他巴结老板?如果有人发生车祸并解释自己没有错,我们是不是只会嗤之以鼻的认为就是他的驾驶技术太烂才出事?如果我们对他人有错误归因,一方面无法学到经验,也使我们失去了对他人的同理心。

改变让自己感觉良好的习性,就能逐渐地以更理性的方式去归因结果,也能更同理他人。让自己追求真理并且更精准、客观地看待结果,并且借此营造让自己积极正向的自我说词,就能让我们学得更好,同时让思想更加开放。

找个伙伴一起求真吧

单凭一己之力,我们可能无法想出各种观点,但有了多元性质的同伴们就能听取各种观点,检验其他另类的假设与思考不同的信念。

小组拥有多元性才能提出有效策略,维持多元性有其一定的难度。因为人天生就倾向物以类聚,喜欢在同温层中取暖,听到他人赞同自己观点的感觉让人非常舒服。有时候在决策小组中加入异议人士的效果会更好。若不听取反方意见,就无法更完全的了解真相。将反对的意见纳入考量后,小组才能提出更明智的做法。

人之所以会有偏见,主要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而团体可以提供各种齐备的观点,补足我们所不知的资讯,使信息更完整而减少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可以邀请其他人成为同伴讨论决策,当然也可以邀请过去与未来的自己扮演决策伙伴。

例如:晚上的我总是喜欢熬夜,但到了白天就会因此睡眠不足。如果我们能多加思考白天(未来)的我睡眠不足时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或许晚上(现在)的我就会乖乖去睡觉不熬夜了。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存退休金。我们宁可现在花钱享乐?还是把钱存起来养老?如果我们在玩乐前先思考未来的我们若是退休金不足会有何下场,或许我们就会选择把钱存起来。

我们在思索未来时,其实是以过去自己的经验为基础而去思考,因此对未来的想像是一种重组过去经验的过程。我们在思考过去与未来时总是比较谨慎,更能做出合理的决策。一旦我们将未来的我们纳入决策中,便会开始考虑此决策会对未来的我们有何影响?有何后果?

当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遗憾”是发生在结果发生后产生的情绪,遗憾并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只是悔恨无法掌控的事。如果事先想像未来的遗憾,将有助于我们调整会造成坏结果的选择。

我们在做决策前都明白要先思考未来有几种可能性,就如同我们在画决策树时,我们画出了各种不同的未来分支。但我们都忘了最重要的事情:为未来预测机率。

人们通常不愿意去猜测未来发生的机率,因为我们无法确认发生任何情况的可能性,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预测。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完美预测未来,而是要确认每次下决策时都已经预测过未来。担心猜不准的同时,本身就是在猜测未来。

策略思考大抵就是如此。不论是销售策略、商业策略甚至是申请补助,最佳的方法都是尽量考虑各种情境并预测,然后考量不同策略去因应每种情境。

学会“向后预测”与“事后验尸”

向后预测(backcasting)与事后验尸(premortem)两个概念相辅相成,一个是想像正面未来,另一个则是负面未来:

向后预测:想像我们已经取得正面结果,然后从终点反思我们是如何达成目标的。

事后验尸:想像我们面对的是负面结果,然后从终点反思我们会何失败。

我们从两者之间去预测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而塑造出通往未来道路的完整图像。一旦事情有可能出错,我们就能提防不良结果,制定不同策略因应未来。

另外事先预测负面的未来,也能让我们实际面对时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影响决策质量。而且因为人类习于乐观看待未来,“事后验尸”也能避免我们过度乐观,而遗忘各种负面未来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