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我们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同盟国(德、奥、意)和协约国(英、法、俄)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但细究起来,这些列强都算错了殖民地的经济账,把当时流行的谬论当真理,结果打了一场两败俱伤、毫无意义的大战。

崛起的德国为殖民地烦恼

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是欧洲列强瓜分世界的疯狂时期,到了20世纪开始的时候,殖民国家和他们抢占的殖民地已占全世界85%的陆地面积。

各国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抢得了大量的殖民地,从一个不大的岛国进行对外扩张,在北美大陆、南部非洲、亚洲、澳洲大陆、印度次大陆获得了很多殖民地;法国则在北部非洲、阿拉伯半岛、东南亚也获得了大片的殖民地。昔日强国西班牙、葡萄牙虽然已经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们手里仍然掌握着大片殖民地。

比较悲催的是新兴的美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些国家,只占有了一些面积不大、资源贫乏的“犄角旮旯”。就拿德国来说,仅仅占领了非洲的几小块殖民地,被英法广阔的殖民地包围着;此外,德国还占据了中国山东的胶州湾和大洋洲的新几内亚的一部分。

这样的世界格局让德国人很烦恼,他们认为自己崛起的有点儿晚了,世界上有点价值的地方都已经被抢的差不多了。

抢不到殖民地的资源,德国人只能自力更生,他们发展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化工工业和电气工业。比如1856年,英国科学家柏琴发明了合成染料,但是英国的企业家却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当时英国可以从殖民地获得一些天然染料。结果,柏琴的老师霍夫曼把这项发明带到了德国,德国人如获至宝,将发明应用到生产中,形成了染料化工行业,到1900年,全世界80%的染料都是从德国的工厂生产的,英国人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英国的工业不只在染料方面落后于德国,而是在工业总产值上被德国赶上并超过。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而德国还只占13.2%。到1914年时,由于美国的产量从占世界总产量的23.3%,猛增到35.8%,成为新的世界经济霸主,英国工业产量所占的比例已快速下降到了14%。不过这段时间,德国的产量却得到了快速增长,它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还略有上升,达到了14.3%,已经大于昔日霸主英国所占的比例。

德国产品在地球上的各个市场上同英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英国虽然能在自己的殖民地通过各种限制手段,保持本国产品的优势,但在拉丁美洲、中东和远东等非英国殖民地的市场上,却彻底输给了来势汹汹的德国商人。

虽然在国际市场上所向披靡,但是德国工厂强大的生产能力超出了国际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生产过剩的麻烦开始缠上了德国。德国人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归咎于英国,因为英国占有世界上最辽阔的殖民地,想方设法阻挠德国货进入这些地方。假如英国殖民地能够向德国货敞开大门,德国就不会生产过剩了。

殖民地谬论

德国的专家们此时跳了出来,把这种论调上升到了理论高度。1897年,德国地理学家腓特烈?拉策尔把自己对地理的研究扩展到德国工业生产过剩的问题上,并结合当时流行的达尔文主义,提出了“国家有机体”的学说,后来又提出“生存空间”的概念。

他用生物来类比国家,就像生物需要生存空间一样,国家也需要生存空间。由于世界在向前发展,大国将逐渐拓展自己的空间,小国变得无足轻重。世界历史总的趋势是,国家对空间的要求越来越大,这个事实可以从历史上各重要商业国家的演变得到证明。威尼斯公国、荷兰共和国、大英帝国都曾经是十分强盛的国家,但从生存空间看,威尼斯只是一个城市,荷兰是一个三角洲国家,英国是一个岛国,而当时越来越强盛的美国是一块大陆。各强国必须遵从这个趋势,努力用殖民、合并及征服的手段来拓展生存空间,否则就得败亡。

这种理论并非德国专家独有,当时英国的一位专家也提出,国家要生存,必须抢占殖民地,控制原料产地,并将这些地方变成产品的输出市场。

这就是当时世界流行的关于殖民地的理论,从经济角度分析,这种理论正确吗?

有了殖民地,才有了原材料的来源?

错!获得原材料不一定非要政治上控制、军事上占领那些地区,通过购买就可以实现。当然,一些人会反驳说,购买太花钱了,占领殖民地可以直接掠夺。但是,军事占领同样有成本,而且要掠夺殖民地,就得长期控制该地区,维持足够的驻军和行政人员,让殖民地经济运转下去,也需要投入资金和物资。此外,还要时刻提防着被其他国家抢了去。实际上,从成本和收益角度看,绝大多数殖民地都是亏本的买卖。

而且,近代欧洲工业最大的原材料来源地,是美国(棉花、烟草、矿产)、南美洲(蔗糖、咖啡、木材)和大洋洲的英国自治领,这些地方在19世纪末的时候,都已经先后独立或自治了。那些真正的殖民地出产的原材料并不多。

有了殖民地,才有了销售产品的市场?

错!卖东西不必非要有自己的殖民地,许多殖民地在建立的时候,也不是为了卖东西,殖民地能消费的欧洲产品其实很有限。比如1914年之前,法国的出口商品中,只有10%是运往法国殖民地的,因为法国的许多殖民地要么人口太少,要么人口虽多,但都是生活困难、需要救助的人群,根本没有消费力。

比较特殊的殖民地是印度,那里人很多,而且也的确有一部分人对欧洲商品有消费力,比如英国殖民者和印度上层社会人士。印度确实购买了一定量的欧洲产品,但却不仅仅是从宗主国英国进口的。当时,印度消费者购买的德国货竟然比英国货还多,这是让英国人非常气恼的一件事。而法国卖给印度的商品也比卖给自己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商品更多。这些事例都说明,就算殖民地是你家的,也不一定就消费你家的产品。

有了殖民地,资本家们积累的剩余资金才有了投资的地方,才有赚取新利润的机会?

也不对!英国是当时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但是它大部分对外投资都撒向了独立国家和自治领。1914年前,法国对外投资中,只有不到10%投入到法国殖民地的项目中,它的主要投资都是针对其他欧洲国家的。比如法国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以上都投入了俄国,当时的欧洲列强之一。像俄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甚至美国这样的国家,从投资的角度看,属于“净债务人”,他们接收的投资额比对外投资额要多。而德国在自己殖民地上的投资额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德国完全被当时殖民地理论的谬误给蒙蔽了,从上到下叫嚣要获得“太阳下的位置”,也就是要求获得更多殖民地。

【小资料】自治领

历史上大英帝国殖民地制度下一种特殊的形式,自治领的内政自治,也有自己的贸易政策和军队,只是在外交上不完全独立。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曾经作为自治领而存在。

自治领是这些地区由殖民地慢慢向主权国家过渡的中间形式。

有殖民地,就有面子

那个时期,所有的列强都头脑发热,只顾自己的面子,算错了殖民地的经济账。

殖民地少的列强要求重新划分世界,殖民地多的列强则拼命保住自己的殖民地,这更多是民族心理在作怪,英国觉得自己是世界霸主,不容他国挑衅;法国觉得普法战争时受了德国侮辱,一门心思要报复;德国觉得抢的地盘太少,和自己现在的身份不相称,奥匈帝国觉得自己才是欧洲正统名门正派,没有点儿殖民地说不过去……那年头,不抢几块殖民地,欧洲列强就会在别的国家面前抬不起头来。

看看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情况吧。德国人不远万里绕过半个地球,跑到中国的山东半岛,抢了胶州湾,花费巨资,在当地修建了大量的独栋别墅。后来,这块地方被日本人抢去了;再后来,这块地方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那些独栋别墅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批游客来参观,甚至还有来自这个欧洲国家的游客。德国在这块殖民地得到了什么资源吗?赚到钱了吗?没有。

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不理性。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曾经支持法国与英国争霸,争夺殖民地,这并不是因为他同意那套殖民地理论,而是想转移法国的注意力,不让法国报复德国人。俾斯麦虽然名号“铁血首相”,但在德意志统一大业完成后,一直主张韬光养晦,,积累家底,不去抢殖民地。但是像俾斯麦这样有头脑的政治家实在是太少了,1890年俾斯麦退隐江湖,1898年病逝,此后德国在年轻气盛的皇帝威廉二世的带领下,要求重新划分世界殖民地,渐渐走向癫狂的争霸之路,几次在非洲挑事,直接和英法等国起了冲突。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在塞尔维亚被暗杀,欧洲各国的火药库相继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就为了几块没什么赚头的殖民地“骨头”,欧洲最凶恶的几条“大狗”咬了起来,这一咬就是四年。

大战过后,各国经济一片狼藉,它们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的独立浪潮也风起云涌。殖民地谬论真是害惨了欧洲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