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弄清楚跳跳糖为什么会跳了吗?

                                                       (图片来源:搜狐)

提起跳跳糖,70后和80后的朋友想必不会陌生,那种糖粒在嘴里乱撞乱蹦的感觉,给童年带来了不少别样的快乐,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弄清楚跳跳糖为什么会跳了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将一颗白色的跳跳糖放进一杯澄清石灰水中,随着糖豆越来越小,原本清澈的石灰水渐渐变得浑浊起来。考虑到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我们大体可以判断出跳跳糖中含有二氧化碳。

接下来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跳跳糖的制作方法中有这样的描述:首先将装有调味剂和色素等混合材料的溶液,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加热到150摄氏度的高温;然后用高压泵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容器,取代原有的水分;最后通过冷却的方式让糖凝固,同时继续对二氧化碳气体施压,将其产生的气泡打入糖中。这时,释放容器中的压力,固态的大块糖崩裂成诸多小块,二氧化碳的气泡随之分散到小糖块中,跳跳糖就做好了。

当我们吃这些含有气泡的糖时,唾液会将外面的糖衣融化。此时,失去保护的气泡遇到唾液,就会随之发生爆破,并发出类似跳跃的声响。

通过以上介绍不难看出,跳跳糖并不是真的会在我们的嘴里跳,而是二氧化碳气泡爆破的过程,让我们感觉口中有东西在跳。

                                                   跳跳糖(图片来源:和讯)

虽然跳跳糖很受孩子的喜爱,刚推出时却引起了一些家长的恐慌,他们认为这种糖会炸伤孩子。生产跳跳糖的公司不得不花大力气,用大量的广告和传单解释跳跳糖中二氧化碳含量极少,绝对威胁不到人体。另一个更离谱的谣言称:跳跳糖跟可乐一起饮用会让人的肠胃爆炸,还有一段所谓的视频(假的)作为证据。美国的《Discovery》的《流言终结者》还为此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进行辟谣。

关键词:跳跳糖、二氧化碳、爆破、高温、石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