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到战争艺术,普鲁士人发明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普鲁士和由其所统一的德意志地区拥有深厚的陆军传统,曾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全世界各国的陆军。而普鲁士人在陆战中表现出来的强势,也并非是无本之木。他们拥有一项在军事指挥上可谓高科技的秘密武器,在被普及到各国之前,专属于德国陆军参谋部,为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兵棋推演。

搬进参谋部的桌游

和所有的游戏和技术一样,想要找到兵棋推演最早的源头并不容易。但目前各国学者还是比较公认这项技术是由普鲁士人赫尔维希(John C.L. Helwig)发明于1780年的。在发明之初,这位宫廷教师只是想把传统的国际象棋和正式的军事斗争结合一下,发明一款新的游戏。

来源于战场,又高于战场

拿破仑战争期间,普鲁士作为法兰西东边的劲敌,总是在焦虑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战争应变能力,阻拦法国的脚步。但是普鲁士有一些现实的难处,比如相较于法国完成了军队的全民化建设,普鲁士的军官仍然讲究出身,严重限制了指挥人才的选拔范围。虽然给主官都配了出身平民的参谋长,但参谋们的地位低下,主官的军事素质也不高,战斗力一盘散沙。

拿皇则不同

用的是一个人顶一个参谋部的天才模式

于是一位参谋改良了最早版本的兵棋推演,在起伏的沙盘上放上了棋子,并设计了复杂的规则作为真实战争的模拟,试图让参谋们在模拟战场上展现才华,说服贵族出身的军事主官。

结果这个游戏被柏林卫戍部队军官学校校长冯·莱彻(von Reiche)发现,并介绍给了两位来进修的普鲁士王子。

早年兵棋的棋子

步兵、骑兵、炮兵

消息最后传到了国王威廉三世耳朵里。国王对这个新鲜玩意大感兴趣,经常通宵达旦地拉着儿子们一起玩,在沙盘上拳打法王脚踢沙皇,过足了瘾。当时的普鲁士王宫宴会厅中,经常是整夜整夜地有人在玩兵棋推演,贵族们都以兵棋高手自居。

这位国王在德国的历史上还是颇为重要的

毕竟是被拿破仑硬刚并摩擦的男人

后来兵棋推演又几经改良,变得越来越真实。普鲁士时代的兵棋已经可以有效模拟各个不同兵种在地图上的移动速度、模拟多兵种的布阵、根据不同的地形和天气情况再现交火结果等等,已经和现实战场非常相似了。

给了拿皇巨大的加成,战斗力爆表

不过也是和现实相符的

普鲁士的国王和王子们对兵棋赞赏有加,要求军队尽快普及。而在军队系统中,兵棋推演也得到了总参谋长冯·米福林(von Muffling)将军的支持,这种模拟技术很快下发到了每一个团级单位。但兵棋推演需要巨大的学习成本,在军队系统中并没有受到意料中的欢迎,兵棋推演的推广之路也并不顺畅。

当时的一般人民群众

普遍没上过学,大都不识字

甚至拿皇亲自教授兵法,也学不会

但高层的推广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在1830年代兵棋下放的时代里,就有一位名为赫尔穆特·冯·毛奇(Helmut K.B. von Moltke)的军官成为了这项技术的狂热粉丝。

此人更为人所熟知的外号,是“老毛奇”。

法国婴孩半夜啼哭

只要提他的名字,就不哭了

强大陆军的保障

1858年,当年还是个尉官的老毛奇已经荣任普鲁士总参谋长,当年和他一起玩兵棋的年轻军官们也纷纷步入高层。他们对兵棋的兴趣开始实实在在地映射在普鲁士的军事指挥系统中。他们放大了普鲁士总参谋部的职能,逐渐把兵棋推演和实际战斗结合在一起。

然后开始研究进攻法国的策略

先左勾拳还是先右勾拳

以及轻重缓急和时间点把握

在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地区的过程中,这项技术得到了大量应用和改进。而19世纪末的欧洲局势,让令以德国人自称的普鲁士人有了更大的推演棋盘和机会。

此时的普鲁士正在冉冉上升

踢走丹麦和奥地利,重创法国

一个中欧大陆强权呼之欲出

当时德国西侧的法国和东侧的俄国两个老对手结成同盟,对德国虎视眈眈。时任总参的施利芬要求扩军不成,只能戴着镣铐跳舞,要求大总参谋部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要想打赢多条战线还是很困难的

经过十五年的策划,他们终于拿出了一套方案。其中最精彩的部分便是与俄国的东线作战。

双方争夺的焦点,位于今天波兰的马祖里亚(Masurian)湖区。

当时的波兰时被瓜分亡国的状态

波兰北部沿海地带则是德国深入俄国的突出部

其中最东部即马祖里亚(Masurian)湖区

在这场战役爆发前多年,德国大总参谋部根据双方情况进行了模拟。谁也没想到后来这场战役的进程,会和德军模拟的推演如此相似。

在模拟的兵棋推演中,扮演俄军司令的德国指挥官根据马祖里亚湖区的地形,命令一个集团军由东向西跨过涅曼河(Nieman),另一个集团军由南向北跨过纳雷夫河(Narev)运动,要求它们最终要求在马祖里亚西岸集结。

只能绕过中间这片湖泊沼泽地带


如此分兵是必须的。德军假象中俄国出发的两个集团军各有18个师,也就是将近20万人和为其配备的大炮粮草。在水网密布、沼泽遍地的马祖里亚地区,让如此规模的军队平行推进,难免步调不一致,也很难应对紧急战况,严重影响战斗力。德国参谋部认为对于处于攻势的俄军来说,这是部队推进的唯一方案。

湖泽遍布之地

(马祖里湖区附近)


而这对于扮演德军司令的德国指挥官来说,完全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破绽。

虽然俄军分兵而行,争取避开了会打断行军的泥泞地形,但在行军过程中,两支集团军难免进度不统一,德军完全可以利用两者的时间差机动作战,各个击破。

一定要抓住两支俄军的时间差

果然随着模拟的进行,俄军南方集团军比北方集团军行动更快,拉开了差距。而预判了对手速度的德国军队立刻用机动部队实施包围,逼迫俄军南方集团军在棋盘上紧急撤退。这下彻底打乱了俄军的步调,把侧翼暴露给了德军。

最终经过棋盘上的混战,冒进的俄军被全歼,另一支也只能撤退。

一支还没到达战场

另一支已经跪了


这次模拟给了德国人以充足的信心战胜俄国人。德军认为在行军过程中,俄国两支集团军必然进度不统一,德军则保持高速运动,集中优势兵力打掉冒进的一支,逼迫俄军整体后退。

一战开打之后的东线战场,进程也一如兵棋推演所模拟。

德军总参谋部大楼

兵器推演多次在内进行

1914年8月,俄军正如德军所料,以两个集团军向马祖里亚地区进发。第一集团军在北方由东向西运动,第二集团军从南方向西北运动,完全没有协同推进的意思。德军在阻击第一集团军失败后,很快转而用少量部队拖住对方,把机动部队全部移动到南方,包围了前进更快的第二集团军。

德意志大佬早已洞察了一切

8月29日,德军机动部队全部到位,在坦能堡附近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向第二集团军施压。最终德军以战死15000人的代价,击毙俄军20000人,还抓获了12万名俘虏和500门大炮。

整整齐齐的俄国人

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便是一战东线战场上著名的坦能堡之战,终整场战争俄军都再也不敢进入德国。

兵棋推演的过程,在现实世界的战争中成功上演,说明在战术层面上,这种工具的先进性是人们前所未见的。

在西线,施利芬也进行了详细的兵棋推演,最主要的成果是要在德法边界上后撤左翼,吸引法军孤军深入,而德军在右翼狂飙突进,绕过半个法国从后面包抄法军,像一扇门板一样重重砸在对手身上。

拿下巴黎就拿下了法国

施利芬为此特意研制了这款旋转门板


可惜因为调度不灵,法军没有被圈进口袋阵,而右翼的德军也被前来增援的法军拖住,计划没有实现。

结果就是陷入了无止境的堑壕战

但这并不是终点。20年多年后二战爆发时,纳粹德国又做了一次兵棋推演,规避了施利芬计划的缺陷,翻越了马奇诺防线以北的阿登山脉,在法国境内横冲直撞,快速拿下巴黎。在某种程度上,二战德军前期制定的“黄色计划”能够大获成功,正得益于施利芬留下的兵棋遗产。

在此后德军的一系列行动,如向法国腹地进军的“红色”和“红绿行动”、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在北非实行的“忒修斯”计划中,都进行了大量的兵棋推演,并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

实现了几十年前的夙愿...

兵棋推演也依靠德国军队的表现打出了名气,传入了俄国、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各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军队参谋系统使用的兵棋推演已经相当容易上手而且完备,是世界各军事指挥系统的必备系统。

兵棋推演的本质,是只需要调度极为有限的资源,用棋子代替真实的军队进行空间、时间的调动。棋盘上的小小调动,便可以让参与者“经历”无数战争,预测其结果。足不出户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便是兵棋推演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国际象棋

卒与马都反映了冷兵器时代的作战

END

作者:橘子亲王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酸奶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