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带你学会结构化思维的高效工作法!

你越擅长简化信息,你的想法就越可能得到支持。无论是做方案、做汇报、做PPT,还是写邮件、发信息、打电话、与人交谈,都要尽可能的确保自己要讲的一切都能引人注意,每一个词、每一张图表都不显多余。

下面为大家带来迈克·费廖洛的书籍《极简思考》,帮你10分钟内读懂一本书,学会结构化思维的方法过程。

结构化思维与传统思维的区别在于:结构化思维过程首先考虑结论,然后再去证明或者推翻它。它能引导你筛选有用信息,避免在无用分析上花费时间。具体的步骤是:定义问题→提出核心建议→搭建框架→创建故事→打磨故事→选择重要事例→证明或推翻假设→整合信息→分享想法。

提示:在结构化思维过程的每一步,都要把结果记录下来。写下来就意味着你的想法会成为后续的起点,而且“写”这个过程本身会促使你用准确的语言。

第一步:正确定义问题(减少无效努力)

定义问题是为了帮我们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当领导或利益相关人要求我们提出建议时,我们要做的第一步不是立马探索解决方案,而是要搞清楚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和“为什么”。

第一步:圈定解决问题的范围。如果这是一个“降低x业务成本,以此增加毛利润”的问题,那么我们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案就要圈定在“降低成本、x业务、毛利润”范围内。(如果领导给的是一个比较泛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在提出问题之后进行证实问题)

第二步:假设解决问题的方法,减少花在无用分析上的时间。假设的时候可以大胆直接的想,注意不要做深度分析。在众假设中选择一个正确假设时,可以思考几个问题:①哪个想法看起来最有胜算?哪个想法符合我们的目标?哪个想法能得到相关利益人的支持?哪个想法最有可能成功实现?

第二步:提出核心建议(方法是:假设+触动点)

好的核心建议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容易理解的假设和一个对利益相关人有价值的触动点。

1、核心建议的假设要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明确假设内容,比如明确告诉你的沟通对象你希望他们怎么做。避免过于笼统或用套话,比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IT系统”。

2、触动点的内容应当是“利益相关人”最关心的衡量标准或目标。有时触动点的内容显而易见,有时则没那么明显,不明显时可尝试的一些方法:①看他们的目标或战略计划书,了解他们强调的标准;②咨询他们团队的成员,了解利益相关人最关心的问题;③直接询问他们,了解他们的目标;④如果你无法得到这些资料,可以换位思考哪些标准对他们而言最重要(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不断迭代)。

提示:①核心建议中要把触动点的数量控制在3个以内,触动点太多会冲淡你的核心建议。②有时,你需要将你的建议同时向多个利益相关人进行汇报,而他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触动点,这时你需要判断谁是决策者,谁是参与者。③要从利益相关人(决策人)的角度去审视那些核心建议,而不是你自己的角度!④当写下你的核心建议时,你要确认自己遵循着“先假设,后触动点”的顺序(这可以把你的沟通对象引进到一个非常自然的“原因-影响”的因果顺序思考问题的情境中)⑤写下核心建议后,要思考几个问题:我的建议或假设是否清晰可行;对这个想法不熟悉的人能否看懂我的建议;我是否设置了可以让利益相关人产生共鸣的触动点;我是否将我的想法能创造的价值用具体数据代替(比如x元、x%);我是否考虑了①②③④。

第三步:搭建框架(将信息结构化,引导沟通对象得出你的结论)

搭建框架不仅可以有效地告诉你哪些分析应该做,哪些分析可以不做,还能让你的沟通变得更清晰、更简洁。

搭建框架的过程是将想法和概念按照一定逻辑分组、排列,用沟通对象听得懂的方式来证明你的核心建议,引导你的沟通对象得出你的结论。(这是结构化思维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层形结构。①以背景为开端,目的是让每个人都对此有一定的了解;②然后指出当前形势已经出现的变化(讲清楚不作为的负面结果),这将直接指向你的建议;③最后将你的核心思想呈现出来。

适用情况:①沟通对象缺乏背景知识,不熟悉你的主题时;②沟通对象已经了解你的核心建议,但抵触你的建议时;

2、列形结构。由核心建议开始,其下是以列形排列的支撑信息。一个典型的列形结构通常包括2-5组支撑信息。

适用情况:你的沟通对象非常熟悉方案的主题,或者不需要你提供所有信息的情况,比如你的直接领导或者你经常接触的利益相关人。

提示:①如果你不清楚你的沟通对象是否了解背景和主题,或者有的了解有的不了解时,这时你需要将你的沟通对象分类且灵活运用两种结构(比如根据沟通对象的反应做调整、首先考虑会议中的关键决策人)。②无论是列形结构还是层形结构,其中的每个观点都应该是相互独立的,或者说有区别的。③测试框架的完整度,也就是检查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漏洞和信息不连贯的部分,确保每个观点在下面的结构中都有支撑点、证明核心建议可行的重要内容没有缺失。

第四步:创建故事(让沟通对象零误读)

搭建好框架之后,下一步就是用故事思维撰写叙述内容。这个叙述要简明扼要,而且应该像故事一样符合逻辑,目的是让你的沟通对象改变固有的观点,进而同意你的建议。

1、从层形结构到故事。根据你搭建好的框架来创建故事,比如:从前......(背景介绍部分);然后,发生了一些事情......(形势变化);最后,我们的英雄拯救了我们。他做了......(核心建议)。

2、从列形结构到故事。同样根据你搭建好的框架来创建,首先写下核心建议,然后竖列具体行为和建议/方法。(列形结构故事个人觉得有点像“议论文”)

3、撰写叙述的指导原则:①不要改变框架结构(如果你的结构是合理的,就不要做任何改变);②叙述要简练(阐述清晰易懂,才能让沟通对象快速认可、批准);③忽略细节(当现有的表格和分析可以支撑起一个论点时,就可以停止更深入展开细节了)

提示:基于结构框架创立叙述的方法除了作报告,还适用于写电子邮件、录制语音信息、撰写商业论证等。

第五步:讨论和打磨故事

和那些能扩展你思路的人分享你的内容。备选人应当包含那些做最终决定的利益相关人。

1、征求意见时:①要引导他人进入你的故事,让你的沟通对象明白这个想法处于什么阶段;②要思考利益相关人都包括谁,哪些人会影响你的工作(方案),然后探求他们的想法;③选取合适的建议完善你的内容。

2、探寻关键问题的答案时,可以考虑以下问题:①这个想法的价值是否大到能激起人们的支持;②这个想法是否可行,执行起来有什么困难;③是否有营运、技术、制度、法律、人力、客户或其他重要方面需要考虑;④有没有数据支撑,此前是否做过类似的尝试;⑤利益相关人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想法是接近还是远离了预期目标;⑥想法是否存在漏洞,谁能帮我弥补这个漏洞;⑦决策者的触动点是什么,该如何推进。

3、从草稿到终稿。继续整合利益相关人提供的相关信息,进一步完善方案,直到获得大家的认可。

第六步:选择重要事例(用结构化思维驱动分析)

在搭建框架的时候,我们已经无意识的确定了要收集和分析的材料。所以这一步,我们只需要根据搭建的框架,对应的去收集一些事实材料,然后选择重要的事例。

第七步:证明或推翻假设(检验最初的核心建议)

上一步,我们已经确定了用于证明核心建议的材料,这一步所要做的就是针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处理,证明或推翻假设(此前,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假设的)。

1、证明假设过程中要避免两个陷阱。①避免证实性偏见(倾向于寻找或分析那些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你应该听取他人对你的分析的独立见解,以核查是否忽略了一些必要分析;让你的竞争对手参与到验证过程中。②避免分析麻痹(过量的的分析可能让沟通对象感到困惑)或分析不足和分析脆弱。

2、如果假设被推翻,就需要相应的修改核心建议和最终方案,使之与事实材料相匹配。

第八步:整合信息

当你完成了前面的七步(方案的内容),接下来你需要整合所有信息,完成沟通。

选择沟通方式:你可以写一份报告、起草一条备忘录、发一封电子邮件、留一条语音信息,或者撰写一份商业论证。沟道方式应该取决于你要分享的信息类型以及沟通对象的喜好。

提示: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沟通或传播载体,内容多不意味着好。

第九步:分享想法

1、读懂沟通对象。不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幻灯片上,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沟通对象的身上,留意他们的反应,读懂他们的身体语言:如果他们有力地点头,你就不需要再解释细节,应该进入下一项内容,因为他们已经同意你的观点。如果他们盯着某一页幻灯片,你就应该花时间去了解他们的关注点,询问他们的想法。如果他们疑惑地看着幻灯片,你可以放慢讲解速度,询问他们是否有疑问。

相较于对沟通对象大声朗读你的幻灯片和分析,不如只讲一些幻灯片中的要点,留一些时间让沟通对象自行阅读。

2、提前分享信息。也就是你的报告应该在会前发出,如果可能,给沟通对象3天以上的时间用于阅读报告,这有利于正式会议上开展双向的对话。

3、答疑。仔细聆听沟通对象说了什么,当不确定问题是,应该直接询问,直到确定他们的问题。在回答时,不应涉及分析,也不应过度分享细节,直接给出答案。回答问题后,要确认自己是否满足了沟通对象的需求,如果他们给出了否定回答,你则需要再次询问他们。

4、结案。结束演示和解答之后,要主动寻求方案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