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乍冷,人们为什么容易出现尿频尿急

冬天,有一件事特别令人生厌,就是容易尿频尿急甚至出现尿失禁,尤其是寒潮侵袭气温骤降的时候。


这是怎么回事呢?

网上的说法有很多,但是,靠谱的几乎没有。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于以下三种机制:

寒冷利尿:冷刺激导致尿分泌增加



皮肤血液循环是调节身体热平衡的主要机制。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不同气温环境下血液循环量差异巨大。

适温环境,皮肤的血流量大约是250毫升/分钟。显著高温下,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最高能达到惊人的6~8升/分钟,接近全部血容量的1.5~2倍。寒冷状态下,人体首先依赖皮肤血管收缩来减少热量丢失,气温降低到15℃,血管收缩达到最大程度,血流量可以降低到20-50毫升/分钟。

这样,在寒冷环境,尤其是气温骤降时,刺激皮肤血液循环量显著降低,更多血液转移到身体深部的中央循环中,会接受到血容量增大的信号;同时,血压也会有一定程度升高。

血容量增加和血压升高,会协同抑制下丘脑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

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9肽激素,主要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水分的重吸收,因而是一种“保水”激素。

寒冷刺激导致的抗利尿激素的抑制就会导致肾脏泌尿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寒冷利尿。

比如,在一项动物试验中,当大鼠从37.5℃环境转移到28℃轻度低温,尿流量从1.8μL/分钟迅速增加到5.7μL/分钟,当恢复到原先的温度,尿流量也随之恢复到2.1μL/分钟。

这种寒冷利尿现象,在游泳,特别是长距离游泳和低温冬泳时会感觉特别明显,这也是长距离海水游泳运动员需要持续补充水分的原因。

尿量增加自然增加排尿的次数。

但是,寒冷利尿却并非寒冷天气尿频的主要原因。


寒冷直接刺激膀胱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24小时可以产生1~2升尿液,膀胱容量一般在500~800毫升。

但是,每天的排尿次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人习惯,多数人在膀胱达到300~500毫升产生尿意就会主动排尿。这样,人们通常每天一般排尿4~6次。

寒冷利尿效应在体液达到新的平衡后就会消失,总体上尿量的增加是有限,每天即使增加1~2次排尿也算不上尿频,更不会出现尿急、尿失禁。因此,寒冷利尿效应并不是寒冷天气尿频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寒冷对膀胱的直接刺激。

医学上有一种尿流动力学测试,是将冰水直接灌注到膀胱中,可以激发下尿路功能紊乱患者出现膀胱高度敏感的症状,称冰水试验。这种测试在4岁以下儿童和高位截瘫患者可以引发强烈的逼尿肌收缩,称膀胱冷刺激反射。

就是说,寒冷可以直接刺激膀胱过度活动,表现出尿频、尿急甚至尿失禁症状。

但是,医学实验中毕竟是冰水直接注入膀胱,环境低温也会直接刺激藏于身体深部的膀胱吗?

研究发现,的确可以。

实验中,将让清醒的大鼠在27℃室温下适应20分钟,转移到4℃低温环境40分钟后,再转回到27℃室温环境。结果发现,进入4℃低温环境后大鼠膀胱容量出现瞬时降低,排尿频率快速增加,随后出现缓解。当转移回室温环境,膀胱反应性很快恢复到原先的水平。

这说明,环境温度可以通过皮肤感受器将寒冷信号传入,直接刺激膀胱进入激活状态,导致尿频尿急症状。这与人类临床观察相一致,可以解释人处在寒冷环境引发的尿频尿急现象。

急性寒冷诱导的尿急

但是,以上两种机制不能解释另一个广为人知的、环境温度影响膀胱功能的现象,就是即使身体局部、短时间受到轻度寒冷刺激,也可以引起尿急的现象。

比如,用冷水洗手,游泳时一只脚刚踏进泳池,赤脚踩在寒冷的地面上,甚至一阵寒风袭来,都会立刻感受到排尿的冲动甚至出现尿失禁。

为了将这种现象与以上寒冷利尿和寒冷环境膀胱刺激相区分,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急性寒冷诱导的尿急。

这又是为什么?

近年来,一类被称为TRP(辣椒素受体也叫TRPV1,就是这个感受器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可以被高于42℃的伤害性高温激活)感受器被发现实质上是主要的温度感受器,为很多温度相关现象的研究带来转机。

研究发现,TRP受体家族中负责寒冷感受的TRPM8(感受25°C?34°C的轻低温)和(感受低于17℃的伤害性寒冷这两种受体也分布于下尿路,并与尿路活动信号传递相关。

研究发现,这些受体的激活,可以刺激膀胱出现过度活动。

比如,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分别用丙酮(可以激活TRPM8),棉签和37℃温水温和地刺激小鼠背部皮肤,或用力钳夹小鼠后脚。发现,丙酮刺激可以激发膀胱出现过度活动,而其他三种刺激均没有。如果敲除小鼠的TRPM8基因,这种反应就消失,敲除TRPA1基因的小鼠不受影响。

说明,即使轻寒冷刺激小鼠背部皮肤就可以激活膀胱出现过度活动,这足以解释轻寒冷环境温度导致尿急尿频的现象。

如何应对寒冷诱导的尿频尿急

尿频尿急等下尿路刺激症状给很多人的生活造成极大困扰,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

寒冷诱导的尿频尿急不但会增加人们的这种困扰,同时也容易增加人们患上尿路疾病的担忧。

因此,了解寒冷可以诱导尿急尿频,并非仅仅是多掌握一点知识,而是具有实用意义,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受此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

1. 消除不必要的担心。了解并正确理解寒冷诱发尿频尿急的机制,就会明白这只是寒冷刺激导致的暂时功能性症状,而不是尿路感染或其他器质性疾病,对于这种状况不必过度担心。

2. 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尿急尿频最常见的原因是泌尿系感染,往往需要服用抗生素治疗。而抗生素滥用是当今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正确区分寒冷诱导的尿频尿急与尿路感染导致的尿路刺激症状,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从而减少毒副作用的危害和耐药性的发生。

3. 可以做出针对性防范。明白寒冷诱导尿频尿急的几种情况和机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的进行预防。比如,在突然降温的寒潮中,尽可能避免用冷水洗手、赤脚踩冰冷地面等诱发尿急尿频的情况,知道什么情况下应该注意保暖。

4. 预防脱水。尤其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脱水,如果长时间处在寒冷环境,比如室外锻炼,势必加重脱水。从事这类活动的人们,应该注意及时、足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及其潜在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