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盟军不理解:二战德军坦克上为何有奇怪的几何体褶皱?

在一些二战时期的德军坦克照片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一些中晚期的德军坦克装甲上不像盟国军队的坦克装甲平滑光整,而是呈有规律的凹凸的几何体褶皱。一辆灰熊突击炮装甲上的奇怪纹路,让一些刚刚了解二战的军事爱好者往往不解,其实这些奇怪纹路这是德军在二战期间为了防御单兵磁性反坦克雷的特别产物——即Zimmerit防磁涂层。

起源

谈起Zimmerit防磁涂层的研发起源我们要追溯到1940年的法国战役,英国远征军使用一种塑性炸药炸毁了一些德军坦克。后来在希腊和北非的作战中,英国人都使用过这种炸药来摧毁德军装甲车辆。

▲英军使用的74号反坦克手榴弹(因为在手榴弹外部覆盖了一层涂有黏性物质的外套所以俗称-黏弹)和装有2磅塑性炸药的82号布袋反坦克手榴弹“加蒙”

苏联也通过英国军事援助得到了这种塑性炸药,并且德国人自己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磁性反坦克雷。鉴于磁性反坦克雷的威力,虽然没有证据表明盟军方面也有类似的武器,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德国人还是为预防起见,还是开展了防磁性反坦克雷的研究工作。研发任务交给了落在位于柏林的季墨(Zimmmeirt)化学公司。用Zimmerit的名字命名防磁涂层于1943年研发完成,德国陆军统帅部在1943年12月29日正式指示:即日起凡二号、三号、四号、豹式、虎式坦克,以及利用三号、四号底盘生产突击炮、追猎者等全履带式装甲车辆,全面采用防磁涂层。1943年末,由阿尔凯特公司的下属工厂开始对制造完成的坦克进行敷设。

▲德军在1942年末研发的HHL型磁性反坦克雷,HHL利用底部的磁铁吸附在坦克要害区域后爆炸使其瘫痪,因为是成形装药,爆炸后能够在装甲上烧穿形成一个洞,爆炸射流若刚好击到弹药或燃油,会引起整车殉爆,所以防磁涂层的作用就是在磁铁和坦克装甲间形成一层无磁性间隙

▲其实Zimmerit防磁涂层本身并不防磁,主要是通过其粗糙的质地使磁性雷难以吸附战车装甲

制作工序和构成

▲一般前线部队也可以自己动手敷设,由于敷设工作非常简单,毫无经验的人也能手工完成制作(Zimmerit生产出的呈软泥状的原料是装在圆桶里面的,然后再派发给各个部队,使用时再加入适量挥发性稀释剂(丙酮))

▲上图第一层材料上画出的十字形分割线起的是增加附着力的作用,使得第二层防磁材料能牢固的附着在第一层上,而下图的第二层上的纹路是为了减小和反坦克雷的接触面积

防磁装甲需在坦克表面上敷设两层,首先用小铁铲将防磁装甲材料均匀地敷在坦克表面上,敷设厚度标准为5毫米,然后用小铁铲的刀刃将防磁装甲划分为若干几何形。在常温下阴干24小时后,再把用稀释剂进一步稀释过的防磁材料敷设上去,并用铁铲或铁梳在上面作出各种纹路等全部敷设完毕后,用燃气喷灯使Zimmerit材料硬化,大功告成。

▲Zimmerit防磁涂层的不同样式

▲不同图层样式在德国装甲车辆上的应用

1943年,苏军在东线战场首次在缴获的德国装甲车辆上发现了Zimmerit防磁涂层,刚开始苏军认为这是德军的新型伪装,通过对Zimmerit防磁涂层的材料分析,分析成分如下:25%的聚乙酸乙烯酯(笔者注:作黏合剂使用)、10%的锯末、40%的硫酸钡、10%的硫化锌、15%的赭色颜料。苏军并没有发现Zimmerit防磁涂层有任何所有的意义。

最终命运

德军发现1944年的盟军步兵并未装备磁性吸附式反坦克武器,而是使用火箭筒。在东线,苏军被缴获的德军磁性反坦克雷也是局部使用,并未对德国坦克构成实质威胁。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尤其是在1944年的形式对德军不利的情况下,一辆坦克在已经制造完毕后,还要花时间来涂Zimmerit防磁涂层和浪费宝贵的原料,实在得不偿失。最后在1944年9月9日,兵器局装备部下令全面停止使用防磁涂层。

▲1944年,盟军使用的主要单兵反坦克武器英军的PIAT反坦克抛射器和美军的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德军的Zimmerit防磁涂层实在是杞人忧天,没有半点卵用!

▲尽管规定只有德军制式装甲车辆才可以使用Zimmerit防磁涂层,但前线部队依然在缴获坦克上敷设Zimmerit防磁涂层,如上图德军在东线战场缴获的M4A2谢尔曼坦克

▲敷设Zimmerit防磁涂层的法国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