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印度人的脑洞有多大,拳剑真能克制具装重骑兵?

作为赫赫有名的开挂民族,印度人民在冷兵器方面,也充分发挥着自己所独有的巨大脑洞。当然,这并不是一个讽刺。因为在印度林林种种夸张的武器中,的确有许多令人惊艳和称道的武器。

而这其中,大名鼎鼎的拳剑(Pata)就不得不为大家隆重介绍一下了。

在国内,拳剑(Pata)很容易和另一种武器“Katar”混为一谈。前者是一种最早诞生于莫卧儿帝国时期出现的单手剑,而后者则是诞生于更早的14世纪毗奢耶那伽罗王朝时期,一种程度更接近匕首的短剑,一般被翻译为拳刃或手刺。

▲拳剑和“Katar”在护手上并不相同

拳剑最奥出现,是为了能够让步兵可以更有效的,对付披覆沉重铠甲的具装重骑兵。当然,虽然这一做法,在冷兵器时代无疑是有些痴人说梦,但是拳剑的威力却绝对不容小视。在拳剑兴盛的17~18世纪时期,当时的马拉塔帝国甚至从皇帝到权贵大臣们,都要训练如何使用这种武器,而它在战场上的表现更是不俗。虽然在结构上拳剑难以进行刺击,但是却可以在切割和大幅度的劈砍时,发挥巨大的威力。

既然被称为“拳剑”,那么这个武器最有趣的部分,自然是和人手之间的连接。不同于传统刀剑的握柄,拳剑的握柄是在类似手套的金属护手内部,一个和“Katar”类似的横杠。而其金属护手对手的保护,主要是在手背以及手臂上部,并且内部还放有垫衬。

▲拳剑护手内部结构

这一结构其实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人手臂挥动时所产生的力量。这样即使拳剑的剑刃,有些相对于其他单手剑要更长更重,也能让使用者快速的挥砍,而且半圆形的护手极其护臂,也可以在使用拳剑大开大合的动作中,对易受攻击的手部进行保护。

在印度武士的使用时,印度拳剑往往适合盾牌来配合使用。不过对于这种武器,一些英国殖民者评价往往不高。因为印度拳剑的护手往往做的不大,这一大小虽然让南亚人使用舒畅,但是对于欧洲人来说,用起来就不是那么舒服了。

▲装饰华丽的拳剑

更重要的是,使用印度拳剑,还必须要结合南亚地区传统的武术。相对于欧洲武术,南亚地区的武术大多动作颇为僵硬,而拳剑在使用时,也同样如此,根据英国殖民者的记载,马拉塔武士对于拳剑的使用方式,是“像风车”一样不断挥动拳剑。

▲仅有护手没有护臂的拳剑

拳剑的长度从25厘米,到超过1米左右皆有。而且比较有意思的是,许多印度拳剑的剑刃不仅仅是用本土生产的剑刃,还有很多是将欧洲剑的剑刃取下,然后当作是拳剑的剑刃,其中比较受欢迎的欧洲剑刃主要是剑刃比较沉重的宽剑。拳剑的护手,在材质上都是金属为主,但是外形却并非都是半圆形,还有的很多拳剑也没有护手继续向上延伸的护臂结构。而根据每把拳剑所有者的不同,拳剑上的装饰也有一定的差别,一般比较华丽的拳剑,不仅有繁缛的蚀刻,还有其他镶金甚至宝石的装饰。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静默之鸮,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