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奇奥登陆战的德国杀手锏:二战最强的K5型列车炮简史

列车炮作为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放异彩的武器装备,本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以战场机动见长的环境中销声匿迹。然而对于受到凡尔赛合约限制的德国而言,以研制海军火炮为名,继续开展大口径火炮的研发工作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于是在随后的战争中,以“古斯塔夫”800mm列车炮为代表的铁道炮成了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超级兵器。然而就性价比而言,另一款小得多的列车炮——K5却是更加优秀的一款兵器。

▲一门K5列车炮正在怒吼

1934年,纳粹德国正式向克虏伯公司下达了研制新型列车炮的命令。在1940年的法国战役期间。K5列车炮正式服役。整门火炮重218吨,全长32米,高4米,使用一门口径为289mm的76倍径火炮。其在发射重达243kg的高爆弹时射程能达到60千米!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由于采用了新型的装填机构,这门巨炮只需要军官和士兵共约85人操作,对比隔壁那口径800mm却需要上千人伺候的玩意儿……同时,其射速也达到了令人惊讶的每小时15发。

▲1941年的“西墙“防线上”,一门K5缓缓驶出自己的混凝土掩体,较小的尺寸也使得其隐蔽性比“古斯塔夫”有了长足的进步

由于K5具有较为灵活,威力大,射程远的特点,受到了德军的欢迎。也因此,该炮成为了纳粹德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数量最多的列车炮,总共建造了25门(一说是28门)之多。然而遗憾的是,无论工程师能把列车炮造得多么紧凑,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节奏而言仍然太过笨重。也因此德军的列车炮几乎都是以敌国的坚固工事为打击目标。比如马奇诺防线或者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除此之外,德军想将其部署在法国海岸线附近,攻击通过英吉利海峡的英国船只,只是由于效率太低以及容易遭到皇家空军的攻击等原因,并未付诸实施。除此之外,K5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战例便是在意大利,代号“罗伯特”和“利奥波德”的两门火炮作为古斯塔夫防线的一部分,给1944年1月在安奇奥登陆的美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然而随着盟军的突破,仍显笨重的K5还是避免不了被自己炮组炸成废铁的命运。列车炮这种威猛的兵器最终也没能挽救纳粹德国的命运。

▲美第7集团军的22名士兵正在缴获的“利奥波德”上拍照

今天仍然有两门现存的K5列车炮供后人参观,其中一门就是上文提到了利奥波德,被美军缴获后运回本土,现在美国陆军兵器博物馆供人参观,而另一门则在法国“托特”掩体遗迹保存,向后人展示自己沧桑的历史底蕴。

▲分别在法国(上)与美国博物馆中展出的K5列车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