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的可能是假的人格测试



假设你做了一份人格测验,就是网上随处可见的那种,然后得到如下反馈与测试结果。

有时侯你外向、活波、善于交际,而有时你又变得内向、和保守。你的些突发灵感常常看起来很不切实际。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你、欣赏你,所以你总是对自已要求很严厉。

如果你有某些人格缺点,你一般都能对其进行补救或更改。

你有巨大的潜力还未发挥,你还没有把它变成你的优点。

虽然外表看起来冷漠、具有很强的控制欲,但你心中常有烦忧和不安全感。

当读过之后,你可能会想:“天哪,这个测试太准了,怎么能对我了解得这么清楚!

伯特伦·福勒(Bertram Forer,1949)曾将这份反馈给一群学生看,并且让他们以5点计分量表(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全部符合),评价它在多大程度上描代表描述了自己。最后得到的平均数是4.26。也就是说,这样的描述,会得到绝大部分人的高度认可。这一现象现在被叫作“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又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它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那为什么绝大部分人会认为这份人格描述很合自己呢?或者说网上流传的一些不严谨的心理测评、星座分析、占卜算命为什么会能轻而易举的欺骗大家,让大家信服呢?

一个原因就是“代表性启发式”在起作用:想这些陈述的共同的且最大的特点就是足够模糊,每个人都能能在其中找到符合(代表)自己的那一部分。看看这句话:“有时,你会怀疑自己是否作出了正确决定,怀疑自已做的事是不是对的。”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在说自己,这就是这些描述具有高度代表性的例子之一。因为大家每个人对自己曾经做出的决定而后悔过或怀疑过自己。这些测评结论或表述让我们感觉到非常适合自己以及测评如此之准的原因就是,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适合任何一个人。

在代表性启发式的基础上,还有“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

除此之外,还有所谓的“谄媚效应”。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

网上随处可见的测试,尤其尤其是人格测评,很多都是不科学的。但之所以会那么准的原因主要是借用巴纳姆效应迷惑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