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针真的疼吗?为什么有些人不怕

扎针事实上并不是很疼,但你想象它是疼的,就真的觉得很疼。以至于第二次扎针时,即便做好了心理准备,也还是会再次退缩。

近日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对疼痛强度的期望值可以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错误的期望值一直持续存在,尽管现实一再证明它们是错误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Tor Wager说:“我们发现,在疼痛期望值和现实疼痛之间有一个正反馈循环。你所期待的疼痛越多,你的大脑对疼痛的反应就越强烈。你的大脑对疼痛的反应越强烈,你的疼痛期望值就越高。”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对自我实现预言的想法很感兴趣,也有研究表明自我期望值可以影响一切。这项新的研究首次直接模拟了期望值和疼痛之间的反馈循环,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

Marieke Jepma,当时是Wager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他注意到一些受试者经过反复试验后,即使知道了某样东西不会对其造成严重的伤害,但仍然觉得它能够产生伤害。主要作者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员Jepma说“我们想要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对疼痛的预期会如此难以改变。”

▲神经科学家Tor Wager

研究人员招募了34名受试者,并告诉他们一个符号(Low)表示低度的热刺激,另一个符号(High)表示高度且疼痛的热刺激。在实验过程中,受试者被置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机器(该机器可以测量大脑中的血流量)中,以检测受试者的神经活动状况。在60分钟内,受试者会看到低度或高度的热刺激提示(符号Low或 High),并要求他们回答预期的疼痛程度。随后,不同程度的热刺激会施加到受试者的前臂或腿部,事实上最热的热度也就像是抱着一杯热咖啡一样。最后,受试者被要求描述感受到的疼痛。而受试者不知道实际上施加的热刺激强度与实验过程中展示的符号并不一致。

研究发现,当受试者预期很热的时候,参与威胁和恐惧的脑区就被激活;于是他们在受到热刺激时参与疼痛发生的脑区就会更活跃,这样受试者就会表示出高度的疼痛感。而这与他们实际上接受到的热刺激程度并无关系。Jepma说:“这表明,自我预期会影响我们的大脑如何处理疼痛。”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期望值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在经验中的学习能力。许多受试者表现出高度的“认知偏差”,即人们往往倾向于去学习我们所认可的事情,而忽视那些我们不相信的东西。例如,如果一个人预期会产生严重的疼痛并且实现了,那么下次他对疼痛的期望值就会更高。但是,如果实际疼痛没有达到预期,下次他对疼痛的期望值也不会有所改变。

Jepma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会对疼痛状况的恢复产生明显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疼痛或治疗结果的负面预期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干扰患者的恢复,一方面患者会提高疼痛敏感性,另一方面会妨碍医生判断他们恢复的状态。”

这项研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受损的组织愈合后仍然会有慢性疼痛长期存在。Jepma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意识到事情并不像你所想得那么糟糕,这会帮助你改变你的预期,从而改变你的经历”。

编译:小贝

审稿:西莫

责编:南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