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雄性总会比雌性大?

如果你喜欢看动物世界,也喜欢观察动物,大概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动物的雄性都比雌性大。比如,雄海象有6米多长、重量达3顿多,而雌海象却只有几斤百重。这种雄性比雌性大的两性差异在大多数脊椎动物身上都可观察到。为什么雄性动物比雌性大呢?生物学家发现,这是个进化问题,也是个“经济”问题。

按进化论解释,大多数脊椎动物都是“一夫多妻”制,只要雄性能力足够强,就可以占有多个雌性伴侣,因此雄性必须以竞争的方式才能得到雌性。雄性海象有时候会在海滩上互相击打数个小时,直到其中一方筋疲力尽,满身是血而退却。唯有战斗的胜利者,才能享有临幸上百只雌性海象的权力。在跟其他海象的争斗中,具有大块头突变基因的海象更容易获胜,于是下一代海象出现这种基因的几率更高。这解释了为什么雄海象会比雌海象大那么多。

雄性孔雀有能开屏的漂亮大尾巴,原因也差不多。实验证明,雌性孔雀喜欢有着较长尾羽的雄孔雀。因为,受寄生虫折磨的雄孔雀长不出光鲜好看的长尾巴,所以雄孔雀尾羽长意味着身体健康。

那么,进化竞争会不会无限发展下去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看到现实中,海象的体格和孔雀的尾巴都是有限度的。进化竞争发展到了某个程度之后,体格较大或尾羽较长的内在弱点,会逐渐超过其优点,这种成本与收益的平衡,会反映在幸存下来的雄性身上。

例如,一头3吨重的海象,碰到天敌大白鲨时很难逃得掉,对大块头雄海象来说,它在群体内部竞争时的优势,在面临群体外部的天敌时,却又变成了劣势,因此,优势带来的收益与劣势所付出的成本的对比决定了雄海象能长多大,海象长到一定重量后,就再也不会长大了。

假设所有海象的体重都能减轻一半,雄海象彼此之间的打斗结果还跟以前一样,碰到天敌又更容易脱身,这是海象的最优选择。但实际上,海象之间的生长竞争受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压力,不可能达到最优结果,最后只能达到次优结果,在优势带来的收益与劣势所付出的成本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麋鹿的犄角也是同样的情况。和雄性海象以及其他大多数一夫多妻制物种中的雄性一样,雄麋鹿会为了接近雌性而彼此争斗。它们的犄角就是战斗的主要武器,而且,犄角大的雄麋鹿打赢对手的可能性更大。这样一来,犄角就变成了进化军备赛的焦点,有着较大犄角的雄麋鹿赢取的配偶更多,于是在下一代中,它们大犄角基因出现频率更高。但是,尽管大犄角有助于赢取雌性,可要是在茂盛的树林里碰到狼和其他食肉天敌,想要逃跑可就难了。所以,麋鹿的角没有长大无限大。

而在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物种里,你就不会发现两性之间有太大的差异,因为雄性没有必要通过残酷的竞争得到更多的雌性。例如,信天翁是“一夫一妻”制,雄性和雌性差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