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教你看懂糖尿病检测报告


“心脑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眼底病变,神经病变……”

额(⊙o⊙)…知力君可不是在读医学百科全书,这些都是由糖尿病所引起的并发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的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关系每个家庭”(Family and Diabetes)。人们越来越关注家庭在糖尿病预防、管理和照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病因素除了与遗传有关以外,共同生活方式的家庭成员,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没有糖尿病的家庭,即使没有血缘关系的夫妻,共同患病率也明显升高。那么,以家庭为单位,我们应该怎么认识、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呢?

学会看糖尿病检测报告

作为家庭成员,我们要学会看懂糖尿病常见的一些检测报告结果,常见的检查指标有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定量等相关指标。

血糖作为糖尿病的重要检测指标,我们有必要了解人体血糖的正常波动范围:正常人空腹血糖一般保持在3.9-6.1mmol/L之间,而餐后2小时血糖则不应超过7.8mmol/L。在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之前,空腹血糖在6.1-7.0 mmol/L之间者称为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而餐后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者则称为糖耐量异常人群,这部分人属于糖尿病前期,很容易发展为糖尿病。如果空腹静脉血糖≥7.0mmol/L或者餐后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排除其它因素干扰,即可诊断糖尿病。另外,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不应高于6.5%,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表示近3个月左右的血糖水平也越高,而尿微量蛋白则是判断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风向标。

拿到糖尿病检测报告之后,我们可以自己根据一些数值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但建议咨询医生,医生的解读才是专业的。

家庭如何预防糖尿病?

家庭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环节,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1

良好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即科学饮食。即使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家庭,也应该很合理科学安排饮食,总量控制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以米饭为例——轻体力劳动者不宜超过200g/天,中度体力劳动不超过250/天g,重体力劳动不超过300g/天。而且我们一直倡导的餐后有氧运动,餐后坚持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很好地促进糖代谢,预防糖尿病。

2

和谐的家庭环境

快乐、和睦、恬静、温馨的急家庭环境,是糖尿病预防最好的环境要素。有证据标明,长期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不利于糖代谢,更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为形成糖尿病创造条件。

3

定时体检

建议没有糖尿病的成年人,能够做到每年至少一次检测空腹和餐后血糖,每年的11月14日前后国内很多医疗机构都会有免费的筛查活动,可以利用这样的时机进行糖尿病筛查,一旦发现进入糖尿病前期,应该立即尽早开始饮食运动或者药物干预。

作为家庭,共同的饮食习惯、共同的饮食特征、共同的起居规律、共同的运动方式等在糖尿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从家庭开始,认识、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不做“小糖人”!

(文章所用图片来自网络)

撰文/仲威振(青岛市红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