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会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很多人认为可以去掉这个之一)。但是自从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爆发后,国力由盛转衰,此后唐朝虽然还是延续了一百多年时间,但却再也没能重现大唐盛世的景象。唐朝中后期饱受藩镇割据的困扰。公元907年,藩镇之一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逼迫唐哀帝禅让皇位,唐朝灭亡。


唐朝最终走向灭亡,藩镇割据是主要原因之一。藩镇也称军镇,和普通城镇所不同的是,藩镇中主要以职业军人和军人家属为主,藩镇中的最高长官是节度使。每个节度使在自己管辖的藩镇中享有军事、税收、监察等大权。藩镇中将士的俸禄不是由中央支付,而是由节度使从地方收缴的税金中直接发放,所以藩镇中的士兵名义上是唐朝军队,实际上则是节度使的私人部队,完全听从节度使的命令。

唐朝设置藩镇和节度使的初衷是因为帝国疆域太过庞大,中央的军事、行政命令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达到边远地区。所以在一些战略要地设置藩镇,授予节度使全权管辖。这样一来,万一发生紧急军情,节度使就可以自行决定军事行动,而不用等朝廷下达命令。

为了防止节度使拥兵自重,朝廷对每个藩镇的兵力都有严格限制。唐玄宗天宝年间,全国总共十个藩镇,总兵力486900人,其中兵力最多的范阳镇(后改称幽州镇、卢龙镇)拥有91400人。


由于藩镇中的士兵长年累月都在战争状态中,因此战斗力极高。天宝十四年(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出兵攻打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即后来的辽国),此役使契丹人遭到重创,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恢复元气。同年晚些时候,安禄山反叛唐朝,发动了著名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时间,战火席卷了大唐王朝的半壁江山,造成了极严重的后果。富庶的中原地区在战争过后十室九空,一片凄凉。亲身经历了这场乱世的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最终,唐朝中央成功镇压了叛乱,但皇权遭到了极大削弱。唐朝统治者意识到藩镇的危害,但由于中央没有足够的实力,所以无法将藩镇一一削除。自此,一些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开始和中央保持着半独立的特殊关系。为了防止藩镇再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皇帝只好又册封了更多的藩镇和节度使来制衡,结果就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以当时的情况而言,这种策略并非不明智。在无法消灭藩镇的情况下,主动扶持更多藩镇来对冲风险,也算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有时候把棘手的问题留给将来去解决,远比当下强行解决效果要好得多。


在唐朝中后期的大部分时间里,藩镇割据的情况还算稳定。期间,唐宪宗李纯曾试图解决藩镇问题,但由于唐宪宗早逝,导致削藩努力付之东流。不过,朝廷对地方势力的平衡策略总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

但到了唐朝末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终于爆发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虽然起义最终没有推翻唐王朝,却打破了藩镇之间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的格局。各个藩镇的节度使趁机大肆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并以镇压起义军为名,抢占地盘。最终,在一片乱象中,大唐王朝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唐朝灭亡后,各地的藩镇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权,中国历史上再次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史称“五代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