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男性为什么不愿意追求女性?


这么多年你一个人一直在走

方向和天气的节奏会让你忧愁

大概是我真的老了,第一次听见一个姑娘说她是“母胎单身”的时候我还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并且在之后的对话中一直使用“胎盘单身”这个错误的称谓聊着。很感谢她在那次尬聊中没有当即拆穿我的无知,还很热情地一直保持着对话。

为了照顾一下读者群体里和我一样的90后老人甚至更年长一些的朋友,还是大致介绍一下“母胎单身”这个词语。这个词汇最早源于韩国明星的追星团体,意思是从娘胎里就是个单身狗,一直到现在也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当然,这不妨碍这些“母胎单身”的人有喜欢过的人,而且其人数很有可能远超老人们的想象。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碰见喜欢的人该出手时就出手,似乎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不管是出于对爱还是对性的需求,一个正常人维持一段可称为爱情的感情关系,都是必要的。但是现在称呼自己为“母胎单身”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爱情关系的需求好像都在快速衰竭。

先来看一个已经比较常见的数据,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截至2015年,中国的适龄单身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2亿,相当于两个俄罗斯的总人口。这个数据被曝光之初,引发了很多人的恐慌,也仿佛让那些选择单身的人找到了2亿同类,从此孤独的生活也变得没有那么可怕了。

但民政部的调查口径其实并没有那么高的参考价值,因为他们能够获得的单身数据是以男22周岁以上、女20周岁以上的适婚人口数减去已经登记结婚的人口数而得到的。换言之,在民政部的统计口径里,没有结婚的就算是单身。

这和年轻人对单身的真正定义不同,也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一回事。

我在《青岛日报》官网上找到了这样一张图,可能对于年轻人的参考价值更大一些。

紫色的部分是已婚人群的比例,占到了20%,剩下的80%人群当中,有26.4%是男女朋友或者备胎的,有53.56%是狭义上的单身。也就是说全国未婚年轻人里有66%连个男女朋友或者约会对象都没有,是不折不扣的真正单身汉/妹。

但是很可惜我没有找到这个饼图的数据来源的更多细节,不知道受访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地理位置等,这个数据仅仅能作为一个大致的参考。

为了把研究范围缩得更小,我又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单身比例调查报告,来自《中青报》转载的麦可思2018年大学生爱情状况查询。这个调查从2018年7月开始对中国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收回大学生有效答卷共2394份,其中男生912份,女生1482份,应该能更好地显示出出生于/初到城市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群体的恋爱状况。

结果是这样的:在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52%的人目前单身,尚无恋爱经验。大学期间曾经恋爱但目前单身的比例为19%,单身总体比例为71%。其中正在恋爱的比例为28%,已婚比例为1%。

如此看来,这个人群里狭义单身狗的比例比《青岛日报》给出的更不容乐观。

结婚生子要面临巨大的压力,大家都不想结婚也就算了,怎么现在的花季年轻人对谈恋爱都这么抗拒了呢?


你说你遇见了一大堆奇怪的人

他们看上去好像都比你开心

社交媒体的崛起应该是这个时代的标志,人们从未如此大量、快速、超越时空距离地接受来自各处的信息。作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的情爱,自然也在这种充满时代气息的工具中被大量展示。但这样的展示,会明显影响到每一个负责接收的个体的思维模式。

先来看个人社交媒体的影响。

丹麦一家幸福研究机构(Happiness Research Institute)在2015年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参与者远离社交媒体一周时间,并且发现受试者的生活幸福度明显提升了,焦虑情绪也得到了缓解。

在频繁使用社交媒体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发现朋友们正在展示自己生活中最值得炫耀的一面。根据另一些中国研究者的调查,这个现象在中国的微信朋友圈里更加明显。晒吃晒喝晒旅游秀恩爱基本构成了除文章转发之外朋友圈里的唯一内容。

虽然大家心里对发布朋友圈的人是个什么情况都有B数,但频繁地接收到别人正向的信息,还是难免让人产生自己的生活不如意的感慨。看看别人的男朋友在姨妈期贴心送来的红豆奶茶和小熊,再看看自己坐在电脑桌前打游戏的男朋友,一股无名之火上涌实属正常。如此失望一回两回,人们会发现自己怎么也找不到朋友圈里的男女朋友,也就对恋爱失望了。

微博和知乎虽然也是社交媒体,但其主要展示内容并非个人生活,而是段子和分析。它们起到了另一重推波助澜的作用。

段子往往有夸张的成分,但因其取材于生活,在观者看来完全可以用来作为自己身边人的投射。男生会借助段子批判女友奢侈浪费、爱慕虚荣;女生会借助段子里的手法调查男友的手机,指责男友愚不可及。再加上一些虚虚实实的数据引用和心理分析,两者的争吵往往会上升到具有哲学意味的高度,情绪波动久了,自然也就对寻找另一半丧失了希望。

而那些借助段子和过来人经验去讨好对方,试图挽救感情的人,则会发现对方也早就看过这些段子,不仅水火不进,还会因为讨好方法的匠气太重而表现出一脸嫌弃,从而导致关系再次破裂。

在这样的社交媒体上,人们通过阅读和学习掌握了太多技巧和知识,却还没有做好应用这些知识的准备,仍然在用情爱知识普及之前的应急思维模式去应对两人关系中突发的状况,从而导致了对感情的失望。

要对冲这种冲击,让年轻人自己去摸索道路显然是不靠谱的。如果在接触信息之前让年轻人得到良好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调整对期待与落差的看法,更理性地接触异性,情况会好很多。然而很可惜的是,我们根本指望不上教育系统。


你能不能抽空替我去一个地方

据说那的人都擅长给别人答案

教育的本意是帮助求学者掌握生活的规律和技巧,令其能在走出校园之后对接社会需求。在农业时代,教育体现为多名兄弟学习父辈的农耕技术供养一名兄弟学习应对科举考试的技术;在工业时代,教育体现为集中式地、流水线式地批量培养工人和基层工程师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那么信息时代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还没有答案,人们甚至连一个雏形都还没有找到。现在的人类依然在沿用工业时代的教育方式,并试图通过在这个陈旧的系统里打补丁来应付信息时代的挑战。

效果呢?

在豆腐乳同志的《孩子真的还需要学校吗?》里,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工业时代的大学校式教育,本质上是试图将孩子与成人世界隔绝,专注于学习教育家认为他们应该学习的知识。但在信息时代,这样的封锁早就已经被电视和手机打破,教育系统的滞后从未如此明显地摆在人们的面前。

不过我也知道,责怪教育系统跟不上时代,无法给青年学生以信息时代的实际指导属于苛责。网络时代的原住民是90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是00后,孩子们对互联网和手机的理解,已经远胜于艰难迁徙过来的中老年人,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谁指导谁还说不一定呢。调整自己的思维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恋爱观,很可能就要靠这批年轻人自己了。

教育系统真正应该做却没有做的一件事,是在传统的工业环境下正确引导年轻人对两性关系的认识。

进入青春期后,男女性会有一段名为“异性疏远期”的时光,具体表现为在童年时代两小无猜的男女不再来往,界限分明。男女生之间稍有靠近,就会引发绯闻和嘘声。而在社交场和上,两者也倾向于与同性朋友走得更近。

我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在中学时代带着几个调皮的男孩和女孩们对抗的场景。

这个阶段是伴随着男女生第二性征和自我意识的出现而出现的。人类的自我意识会很轻易地将“我”和“他”、“我们”和“他们”区分开,而男生逐渐长出的胡须肌肉和女生日益隆起的胸部,都会成为鉴别“我”和“他”的标志。但这个阶段一般在12~14岁之间就会过去,随之而来的异性好感期,大家都会变得愿意表现自己。

可这个时间段,正好是中国学生要接受中考的年龄段,学校和家庭的教育里别说对两性关系的正确认知只字不提,甚至还反过来要求男女生隔绝,坚决杜绝一切早恋现象。在个别的家庭,这样的理念灌输会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然后你的父母就会焦虑地问:“怎么不找个男/女朋友结婚啊,我还等着抱孙子呢!”

要抱你自己生去。


多想和你一样臭不要脸

墨镜和表情都挂在脸上

恋爱的事情讲究一个“开窍”。所谓的开窍也就是开始理解异性的身心散发的美好和异性的行为逻辑。(对同性恋群体来说是对同性的欣赏,来得还要简单些)这其中,后者对于恋爱更为重要。然而现行教育的缺失让很多人迟迟不能开窍。

这倒也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因为不开窍的人往往能够在单一领域达成更多突破。很多政治、科学、商业、艺术名人都不是很开窍的人,做这些人的伴侣也往往意味着忍让和痛苦。但如果没开窍的人本人又身无长物,而只是在成年以后延续着中学时代观察异性的视角,那带来的就只能是无尽的对抗,把青春期的异性排斥期延续到了生命的下一个阶段。

典型的表现,就是男性对女性恋爱体感的不尊重和女性对男性性需求的否定。

这一矛盾的酝酿和放大,也和互联网时代有着莫大的关系。人们离开了实体世界,更容易以价值观为核心形成一个个小社群,并在社群里交流意见,不断强化自己的偏见。男女之间的对立,在没有开窍的人的社群里,已经到了火山喷发的地步了。

在一个头脑冲动的直男的视角里,女性都是爱攀比、贪财、娇气的,能在外国人和富二代面前卑微到土里,在自己这样的优质经济适用男面前却爱答不理,根本就是臭不要脸。至于对付主张女性解放的人,用一个“田园女权”就可以一言以蔽之,殊不知女权的理论和实践也有很多派别,大多数合理的女权需求也正是直男们在其他论坛上想对既得利益者提出的。

而在一个被蛊惑了直女眼里,男性用下半身思考的特征被无穷放大,性需求基本可以用于解释所有男性的行为。恰好在中国家长的教育里,婚前性行为是肮脏的、危险的(矛盾的是婚后性行为是越多越好),男人就成了病毒一般令人避之不及的东西。如果家里还有一个老派作风比较严重的父亲,那男人的懒惰、邋遢、口不择言的特征就更加突出了,谁让他们把所有不开心的表情都挂在脸上的。

互相之间的偏见如此不可调和,年轻人改变自己单身的欲望就被消解。也难怪在前文提到的单身总体比例为71%的大学生里,有一半以上连谈恋爱的兴趣都没有。

这是没有开窍的人。那开窍了的人又待如何呢?


穿什么吃什么玩什么都可以

今天爱他明天恨他也可以

不得不说,时代的进步真的是很快的。早十几年,婚前同居还是被人指着脊梁骨唾骂的不道德行为,到了今天,已经有很多人接受“开放式恋爱关系”了。这当中甚至把一对一谈恋爱这件事都跳过,直接演化到了一对多乃至多对多的两性关系了。

我实在很难把这种新型的两性关系称为“恋爱”,当事人们自己恐怕也不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承认自己是有“男/女朋友”的。

在传统社会,两性关系是绑定在家族关系、村落关系上的。人们往往把注意点放在了女性的贞操问题上,而其实花花公子们也并不能收获好名声,甚至会招致西门大官人那样的杀身之祸。古人没有自由恋爱的机会,即使有,更换伴侣的成本也很高,因为终他们的一生也找不到几个适龄的异性。能让人心动的就更少了。

但是在现代社会,束缚两性关系的两种压力都已经被解除了:人们很容易就能在大城市/互联网上找到丰富的异性,也没有了来自家族和对方家族的注视,更换爱侣的成本变得很低,人们也就需要发明出一套新的道德逻辑,来为自己朝秦暮楚的生活寻找一些合理性。

开放式关系也就诞生了,而且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狭义上的开放式关系,是两个人在一起会做传统情侣所做的事情,如约会、出游乃至做爱,但两人之间的关系并非有口头承诺的男女朋友。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关系类似于“固定炮友”,但考虑到固定炮友除了做爱前的约会以外别无其他接触,这种新型关系远比单纯的炮友要紧密得多。

正因其紧密,也就让身处这段关系中的人很难鉴别自己的处境,完全是“行为掩饰后超越了思维”。

广义上的开放式关系,则是一方认为自己是正牌的情侣,另一方则使用欺骗、雪藏等方法掩盖这段关系,随时准备跟着下一个更好的选择离开,或者同时维持多段关系。在社交生活中,后者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有男/女朋友的,可他们事实上占据了大量的优质异性资源。而且如果后者是特别强势的个体,明摆着占据大量异性,那么围绕在其身边的异性也都会拒绝承认恋爱关系,但实际上其他人已经没有机会了。

这两类人都属于开窍开过了头的,在行恋爱之实却不承认恋爱之名。这样的人,以我在大城市生活的经验来看,在人群中占比5%是有的。


悲伤是奢侈品我消受不起

快乐像噩梦一转眼惊醒

相信绝大多数关注我们的读者,都能在自己身边找到以上提到的不开窍和开窍过头的朋友。然而很少有人会把这两个标签往自己身上贴,大家都会觉得自己是三观正、行为端的好青年,然而还是没有男/女朋友,而且还不太想改变这个现状。

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谈恋爱真的是太奢侈了。

恋爱包括了互相了解、彼此吸引、建立信任、培养感情、磨合生活习惯等过程。如果愿意的话,谈恋爱真的可以像爱情小说里写得那么复杂,是一种高级的人类活动。但正是因为太高级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简直是奢侈品。

2002年有一首歌叫《我想去桂林》,听过的人可能要暴露年龄了。歌曲开篇就唱道:“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真羡慕那时候的年轻人,还过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生活。现在的年轻人,在钱和时间都没有的困境里也就这么过着。

约会、出游、买礼物、看演出、开房,都是花前月下的事情,也确实花钱无数。即使在一线城市,税前一万左右已经不算低,但去除了房租水电、日常衣食、孝敬父母的钱,再想要掏出两人份的演出票钱,可真是为难人了。此前豆腐乳同志已经多次解读过消费社会里不合格的消费者,他们消费欲望远超消费能力,只能在不属于他们的城市空间里等待可能到来的机会。

我还要补充一件事,那就是一旦涉及到恋爱,人们的消费欲望会变得越发强烈,原本可以压缩的餐饮文化消费,都会因为谈恋爱被勾出来。而作为对比,荷包就更加干瘪了。

这还只是钱这一头的毛病,如果能有时间陪女朋友一起在家做个小手工或者在通州运河边上散散步,也算是一种培养感情的方法。很可惜,现在的年轻人连这点时间都耗不起了。

2015年,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送出的一份报告显示,全国上班族日均工作时间是8.6小时。其中广州人最忙,日平均工作9.02个小时,上海与北京分别排在了第三和第七位,数据分别为8.89个小时与8.68个小时。

还有通勤时间,北京平均往返时间为1.32个小时,上海平均往返时间为1.17个小时。

把和两个数据相加,一线城市上班族用于工作的时间已经突破十个小时了。也难怪他们的睡眠时间几乎无法保证,广州上班族平均睡眠时间为7.18个小时,其次是北京上班族,7.24小时。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活远比数据体现得累,是因为这个数据里也囊括了农林牧副渔等季节性强、工作强度低的工种和工作时间浮动大的自由职业者。仅仅讨论城市工作人员的话,工作时长的确只会更长。

一天24小时,减去工作、通勤、睡眠的时间,剩下来的也不过是6个小时。在带薪休假未能推行、双休制逐渐解体的当代中国一线城市,每周留给上班族的休息时间怕是不超过60个小时。这还没有把吃饭睡觉发呆这样的必要时间算进去。再加上不恰当的城市规划给人带来的通勤疲劳感,叫人挤出时间去约会谈恋爱的确是比较勉强了。

但大家也不用过于悲伤,我上大学的时候男生宿舍里流传着一段没什么营养的话可以一起看看:“看到喜欢的姑娘也未必会追,追了也未必能成,成了也未必谈得久,谈久了未必结婚,结婚也未必不离婚,不离婚也未必生孩子,生了孩子也未必是你的,孩子是你的也未必能遇上喜欢的姑娘,遇上了也未必会追……”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旧有的社会正在不停解体,看不懂的东西和做不好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这时候自己的决策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参考,随性就好吧。

P.s.最近因为某些原因喜欢上了南京歌手李志,小标题大范围引用了他的歌词,觉得特别契合。然而由于在娱乐圈没有朋友,李老师也不肯给我刘堃的电话号码,所以联系不上授权,希望他不会太生气要我赔三百万。读者里如有相关人士烦请转达一下这份声明,如果能加上微信就更好了。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