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被关押到苏联后生活怎么样?为什么不愿意回国?

1945年8月19日,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在准备逃亡日本的途中,被苏联红军俘虏。之后,溥仪和他的一些亲信被押送至苏联赤塔莫洛可夫卡30号特别监狱,开始了战犯岁月。


溥仪的战犯生活跟大家印象中有很大差别。溥仪虽然在名义上是被拘留了,但关押他的莫洛可夫卡30号特别监狱却更像是一家疗养所。苏联方面提供了丰盛的一日三餐,而且每天还有一顿俄式下午茶供应。此外,监狱里图书、报纸、收音机,以及各种文娱器材一应俱全,还配备了专门的医生、护士、服务员。因此,虽然身处拘禁中,但溥仪依然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那些和溥仪同样成为战犯的满清遗老和伪满洲国官员在见到溥仪时,不敢在苏联看守人员面前称呼溥仪为皇上,但也不敢直呼溥仪的姓名,所以就想出五花八门的尊称来称呼溥仪,土匪出身的伪满高官张景惠因文化有限,不知道用什么称呼合适,竟想出了叫溥仪为“溥大爷”。由于各种称呼太过杂乱,不成体统,所以后来大家干脆就统称溥仪为“上边”。

几个月后,溥仪和其他战犯被转移到了伯力收容所,这里的生活条件比莫洛可夫卡30号特别监狱要稍微差一些,没有服务员照顾溥仪的生活起居,但溥仪的弟弟、妹夫,甚至是岳父,都主动来帮溥仪叠被子、洗衣服、打扫房间,甚至是端饭。而且他们进溥仪的房间前,还向过去一样,先向溥仪请安。

由于在苏联的战犯生活实在是过得太滋润,溥仪心里又产生了新的希望。他认为或许苏联能网开一面允许他长期在苏联定居下来。为此,溥仪三次向苏联政府提出申请,请求能够永远居留苏联。为了讨好苏联,溥仪还将之前出逃时候身边携带的大量珠宝首饰赠与苏联,美其名曰“支援战后苏联的经济建设”。不过,他还是把最宝贵的那部分全部留了下来,以备自己日后生活所需。

溥仪之所以一心希望留在苏联,不愿意回国,按他自己后来在回忆录中的说法就算是被迫害妄想症了。因为溥仪觉得自己一旦回到国内,结局就是必死无疑。

不过,溥仪的如意算盘终究还是没有打响。1950年8月1日,溥仪与其他伪满洲国的263名战犯一起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之后被送至抚顺战犯管理所开始接受思想再教育与劳动改造。

溥仪的结局完全不是他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惨淡。在经过了近十年的教育和改造后,1959年12月4日,溥仪获得特赦,从此摆脱了战犯的身份,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公民。

参考文献:《我的前半生》、《伪满皇帝群臣改造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