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担心的脐带绕颈,妈妈自己能发现吗?

脐带绕颈,有生过孩子的妈妈肯定不陌生,因为脐带绕颈的发生率还是极高的。据统计,脐带缠绕胎宝宝颈部发生率为20%~25%,其中脐绕颈一周发生率为89%,脐带绕颈两周发生率为11%,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较少见。为什么脐带绕颈发生率这么高呢?其实也不难理解,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的活动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不仅可以伸伸胳膊、踢踢腿,360度转体这类高难度动作也不在话下,所以难免会使脐带缠绕在胎儿身体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脐带绕颈。

脐带绕颈,妈妈能自己发现吗?

大多数情况下,脐带绕的都不会很紧,而且很有可能在宝宝活动过程中得到自行解脱,不会对宝宝造成什么影响,所以,妈妈们通常不会有任何感觉。但如果是脐带缠绕得比较紧的情况,宝宝感觉到不舒服,他便会不断动来动去来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准妈妈就会有胎动比较频繁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在孕28周之后,准妈妈要每天按时计数胎动的原因了(宝宝胎动,经常都在这5个时刻!)。

虽然,胎儿频繁胎动,妈妈肯定能感觉到。但理论上来讲,脐带绕颈并不能通过妈妈的感觉来诊断,通常是借助B超检查来发现的。如果脐带绕颈1周,在B超下就会看到宝宝颈部有“U”型压迹,绕颈2周则有“W”型压迹,绕颈3周及以上则呈“波浪样”。如果B超下看到的U”型压迹或者”C”型压迹,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脐带绕颈,很有可能只是脐带搭在了宝宝脖子的周围。

发现脐带绕颈,妈妈该怎么办?

如果孕妈妈在B超检查时发现宝宝脐带绕颈,一定不要过度惊慌,因为惊慌也没有用!正确的做法是,一边祈祷宝宝能赶紧绕出来,一边做到如下几点:

1、学习数胎动的方法,当胎动出现过多或过少的异常情况,及时去医院检查;

2、产前检查一次也不能少,特别是羊水过多或过少、胎位不正的孕妈,更要小心谨慎;

3、发现脐带绕颈后,不要铁了心要剖宫产。事实上,只有胎头不下降或胎心有明显异常时,才需要考虑剖宫产;

4、孕妈应当减少活动,注意休息,不去人多喧哗的地方,保持睡眠左侧位;

5、有条件的孕妈,在家中可以每天两次使用家用胎心仪,定期检查胎儿情况。

为什么有脐带绕颈,也 不一定要剖宫产?

事实上,大多数有脐带绕颈的准妈妈都能成功顺产。因为即使宝宝脐带绕颈,只要不过分拉扯脐带,不至于影响脐带的血流,绝大多数胎儿不表现任何异常,所以脐带绕颈不必惊慌。脐带绕颈,对分娩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是使胎儿下降受阻,由于脐带缠绕使脐带相对变短,影响胎儿入盆,使产程延长或停滞;二是引起胎儿宫内缺氧,当脐带缠绕周数过多、过紧时或宫缩时,脐带受到牵拉,可使胎儿血循环受阻,导致胎儿宫内缺氧。

育儿专家告诉我们:孕妈是否需要剖宫产,取决于脐带缠绕后剩余的长度。正常情况下,脐带长度在30~100cm,当缠绕后剩余的脐带长度小于30cm时,顺产就会有一定危险,这时就需要剖腹产了。不过由于脐带在子宫多是迂曲盘绕的,所以,剩余长度通常没办法测量,医生只能在准妈妈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测胎儿下降的情况以及胎心的情况,才能最终决定。

脐带绕颈顺产纪实,宝宝成功脱困案例不少!

案例一、2015年2月22日,山西一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妇,成功顺产下一名罕见的脐带真结、脐绕颈两周的女婴。尽管产妇由于害怕,曾多次提出剖宫产的请求。但考虑到她的各项体征有顺产的条件,妇产科医生、助产师耐心地做产妇的思想工作,鼓励她坚持顺产。经过医护人员十余小时的连续作战,产妇终成功分娩。

案例二、2016年8月18日,湖北孕妇朱女士孕足月腹痛2小时,到当地妇幼保健院住院。二胎的朱女士,B超提示脐带绕颈。因产妇及其家属均要求顺产,在综合产妇羊水状况、脐血流、胎心等情况,医院医生护士竭尽全力,最终使脐带绕颈5周的婴儿顺利娩出,母婴平安!

如上的两个例子,一个是脐带真结,一个是脐带绕颈五周,都是极其危险的,可都顺产成功了!小编希望通过案例,能给被脐带绕颈的孕妈鼓励。虽然脐带绕颈很危险,但顺产成功的案例也不是没有,产妇还是应该对自己抱有信心。但小编也要善意提醒大家:如果医生在综合考虑产妇的各项指标后,依然建议剖宫产,那产妇和家属也不要逞强,在顺产的种种好处面前,性命和安全依然要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