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语种非通用语专业,数据分析研究报告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2018年2月,全球共有71个国家与我国签署了“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协议。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亚、东南亚、东非和中东欧等地区。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重点是“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现“五通”,前提是实现语言相通,这对于我国外语类人才尤其是外语非通用语(以下简称“非通用语”)人才的培养来说既是机遇又充满了挑战。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

有学者提出,“‘非通用语’是我国外语教学界为加强教学的组织和管理采用的一个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在国际交往中使用范围不很广泛的外国语言,其特定含义是指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和阿拉伯语之外的其他所有语种。”200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申报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的通知》,也将“非通用语”界定为除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7种语言以外的语种。

(一)对我国非通用语人才的数量需求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通常存在官方语言、通用语言、民族语言共同使用的情况。官方语言与通用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于,官方语言是以法律等形式确定下来的,通用语言则是普通民众在社会中通行的语言。大多数国家,官方语言即是通用语言。但在少数国家中,官方语言与通用语言不同,如菲律宾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通用语言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更为复杂。如菲律宾的民族语言有70多种,尼泊尔的民族语言多达118种。官方语言可以实现政策沟通,但更进一步的设施、贸易、金融甚至民心的互通则需要熟悉合作国的通用语言甚至一些主要的民族语言。

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71个国家所使用官方语言、通用语言和主要民族语言多达85种,包含非通用语80种,涉及汉藏、印欧、乌拉尔、阿尔泰、高加索及达罗毗荼等多个语系。其中,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尼泊尔、南非等国的主要民族语言均在5种及以上。沿线合作各国多样化的语言国情对我国外语非通用语人才的培养数量提出了规模需求。

一方面,合作国家日益增多,与之相应,对非通用语人才总量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合作各国覆盖非通用语种众多,因此在增加人才总量的同时也要兼顾各语种人才数量的同步增长。

(二)对我国非通用语人才的质量需求

从《愿景与行动》中可以看出,我国与沿线各国的合作领域十分广泛。从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到通信干线网络建设,从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的开发到水、核、风电与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的技术协作,从货币联通、贸易投资到金融监管合作,从艺术、文化、旅游到科技等领域的交流,涉及行业众多。从2016年中国对东盟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情况看,制造业131.5亿美元,占18.4%;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112.2亿美元,占1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91.2亿美元,占12.7%;金融业45.7亿美元,占6.4%;建筑业45.1亿美元,占4.4%。

丰富的合作形式对非通用语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要培养一批语言基本功扎实,且熟知对象国国情与文化的能够从事翻译、文化交流等工作的单一语种类非通用语人才;二是要培养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兼具某一学科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专门行业建设、参与国际事务的复合型非通用语人才。

二、我国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现状

(一)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与导向

1997年,教育部成立了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组,旨在指导高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2001年,为了保护和支持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和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8所高校建立“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培养基地”),并对这8所高校给予专项经费和政策支持。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工作目标是“实现所有已建交国家官方语言全覆盖”。2012—2017年,教育部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中增加非通用语专业37个,即高校中开设的非通用语专业达到了90个。

除了加强专业建设引导外,教育部还通过其他方式促进非通用语人才培养。201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项目所资助对象为:国际区域问题研究相关专业或外语类专业高级研究学者、赴国外攻读学士(仅限国家亟需但国内暂不能自主培养的语种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者、联合培养硕士生或博士生等。2012—2017年,通过该项目共派出外语非通用语人才3454人,先后为国内9个空白语种专业培养了师资人才。

区域研究通常与外语教育联系密切,教育部通过支持高校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也带动了非通用语人才的培养。2015年,教育部印发《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培育和建设暂行办法》,提出“制定实施覆盖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能熟练掌握对象国语言、具有复合型专业背景的人才。”2017年,教育部印发《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建设指引(试行)》,进一步提出高校建设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应当达到条件之一是“具备一定的研究对象国语言特别是小语种语言优势”。截至2017年12月,全国高校共有395家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备案,即意味着区域研究也在带动着外语类人才的规模化发展。

总的来看,我国非通用语专业建设速度在加快,人才培养途径得到了有益补充。但另一方面,各高校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状况并不均衡,各非通用语专业之间的人才培养状况差异较大。

(二)高校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现状

本研究主要以“培养基地”所在高校为例考察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现状。由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和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本研究主要对其他6所“培养基地”所在院校进行分析。

1.专业设置概况。

截止2017年,从6所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数量来看,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开设非通用语专业最多(90种),与教育部备案的全国高校非通用语专业总数一致;广西民族大学

(以下简称“广西民大”)开设的非通用语专业最少,为7种,且均为东南亚国家所使用官方语言;其他4所高校开设非通用语专业数量较为均衡。从开设的语种类别来看,各高校侧重点各有不同,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侧重亚非语种专业建设;中国传媒大学(以下简称“中传”)、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侧重东西欧语种专业建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与广西民大侧重东南亚语种专业建设。

2.实际招生专业情况。

实际招生专业数量及种类是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现状的真实反映。从6所高校2015—2017年本科实际招生情况来看,招生的专业数量基本上逐年增加。从专业类别来看,除广西民大外,各高校每年都在招生的语种仅有朝鲜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此外,缅甸语、泰语、越南语等东南亚语种专业成为各高校近两年新增招生专业。从每年招生人数来看,朝鲜语、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专业招收本科生最多。(见表2)

从6所高校的硕博招生专业来看,主要有两大专业涉及非通用语人才培养:一是亚非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包含朝鲜语、波斯语、印度语、越南语、泰语等非通用语方向;二是欧洲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涉及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方向。总的来看,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展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专业较少。

3.在校生与毕业生情况。

六所高校中,北外非通用语专业最多,因此非通用语专业的在校生与毕业生规模也较大。以北外欧语学院为例,2016年四个年级共有466人在读,2017年共有515人在读。就毕业生情况来看,六所高校每年每个非通用语专业毕业生人数一般在10~20人左右,除北外以外,非通用语专业每年毕业总数不足百人。北外2014年非通用语专业毕业生人数为136人,2015年这一数据上升至170人[5]。从整体数据来看,非通用语专业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与沿线各国多样化合作领域对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再排除毕业生中选择进一步深造的人数,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中赴“一带一路”地区工作人数更少,这意味着人才供给将严重不足。

4.课程设置。

6所高校的非通用语专业所开设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类课程,如基础××语、高级××语、口语、视听说、阅读、写作等课程;二是翻译类课程,如口译、笔译等课程;三是文化类课程,如国家概况、历史、报刊选读等。此外,还有高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开设了部分特色课程,如传播学、外国新闻节目研究等。

5.师资配备。

北外由于非通用语专业较多,师资力量也较为雄厚;其他高校总体师资队伍相差不大,约在40~55人之间。从师资结构来看,北大的教授与副教授人数均高于讲师人数,其他院校的高级职称教师人数普遍少于讲师人数。从语种分类来看,6所高校的亚非语种专业师资均强于欧洲语种专业,部分欧洲语种专业有赖于助教职称教师。(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