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透过神话、历史、艺术来重新认识它

哭泣是人类共有的情绪,不论古今,不分中外。哭泣也是人类独有的行为。对人类而言,哭泣常常发生在情感强烈,言辞难以表达的时刻。

每个人都流泪,但我们对哭泣却所知甚少。我们对眼泪最主要的了解并非来自医学和心理学,而是出于难以计数的诗歌、小说、戏剧、绘画、雕塑和电影对人类哭泣行为的描述与再现。

神话中的眼泪

从古至今,眼泪一直是神话、宗教、诗歌和小说中的主角。对眼泪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迦南泥板,这些泥板刻录着一首叙事诗,描述大地之神巴力之死,其中有块泥板上刻着巴力的妹妹女神安娜特听到兄弟死后:“淹没在眼泪中,仿如饮泪如酒。”

据说,安娜特的举止和古迦南的一种哭笑仪式有关:每年春天降临后,全族人都步入沙漠,一起开始缓缓呻吟哭泣,由呜咽、哭泣到哀号,持续数天,达到近乎疯狂的状态,最后哭笑不分,大笑狂欢,再演变为格格轻笑,最后恢复常态。

在迦南人的故事中,安娜特的泪水让巴力复活,展现了眼泪的神奇魔力。在埃及也有类似的故事,女神伊西斯见到兄弟塞利斯的遗体,不禁抚尸大哭,她的眼泪也让他起死回生。

有些学者认为,神的死象征着秋日和丰收,而泪水则意味着随春雨而来的新生。在罗马神话中黎明女神奥罗拉每天早晨都为早逝的爱子痛哭,女神的眼泪化为露珠滋润万物。

希腊、罗马和希伯来人在丧礼中有以小瓶盛装眼泪,封缄后与死者同葬的仪式。这一风俗一方面表示埋葬了情感,另一方面也是献给死者的礼物。

男人哭得多厉害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人们观看悲剧时感到悲哀和恐惧。舞台上的演员假装哭泣,台下的观众以真实的眼泪回应。

自从希波克拉底和他的学生们提出“女人比男人忧郁两倍”的观点后,女人爱哭这个问题似乎终于找到了明确的答案。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古代,英雄们会大声地表现自己的痛苦。

《伊利亚特》中所有的英雄人物都会哭,他们泪洒战场,阿喀琉斯为战死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发出的痛哭声还在现代人耳边回响。尤利斯西在《奥德赛》里试图克制无法隐藏的泪水。

英勇的中世纪骑士大部分时间不是哭哭啼啼,就是伤心地昏厥过去。罗兰为好友奥利弗的死痛哭,最后晕倒在马背上。查理大帝在看到被将领鲜血染红花朵的战场时,哭得晕了过去。

只要想象2万名穿着铠甲的骑士在马背上哭泣而至昏厥的景象,就可体会我们对眼泪的想法和800年前有多么不同。

在启蒙运动的文学沙龙里,大师们讲述那些让听众感动落泪的故事。甚至伟大的哲学家伏尔泰也因悲哀的故事而哭过。

启蒙运动的先驱狄德罗曾目睹一位男性朋友阅读小说时的情景:那一刻,他攥紧了书,退缩到一个角落开始阅读。我静静地观察他,刚开始,他流下了几滴泪,之后,他暂停,独自哽咽,突然,他站起来,漫无目的地踱来踱去,大声地哭出来,好像遭受灾难一样,他以最恶毒的方式诅咒书中的恶人。

舒伯特的乐曲《眼泪礼赞》由德国浪漫派大诗人施莱格尔填词,歌中唱到:言词算什么?一滴清泪就胜过千言万语。这些浪漫主义的英雄们都是多愁善感,感情泛滥的。

浪漫主义时期的男人们哭得更厉害了,这是一个十分奇怪的时期,肖邦、缪赛、以及夏布多里昂们对于抹眼泪乐此不疲,他们哭哭啼啼的同时,对着这个狂乱的世界大声喊叫他们的悲情诗学。肺结核夺取了最后一批忧郁男人的生命,这些人在短暂生命历程中洒满了泪水。

1939年,美国职业棒球手,家喻户晓的棒球明星卢·格里克的告别演说声泪俱下。“眼泪抒情歌手”强尼·雷伊因为1951年发行的《哭泣》专辑而成为当时最抢手的红星。

在人类历史中,无泪并不是衡量男子气概的标准,一直要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英雄不流泪”的观念才大行其道,甚至说,“女人的眼泪使男人的心潮湿得发霉”。与此同时男儿泪也开始受到文化重视。

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兴起,女性情绪化而男性较理性的说法备受攻击,被视为社会偏见。另一方面,情绪化的女人更有女人味的观点也开始流行。

眼泪的枯竭

18世纪,读者因为卢梭笔下人物的单纯,因为他们的纯洁,或者因为他们的欢乐而哭。他们留下愉悦的泪、欣喜的泪、温柔的泪和疯狂的泪。

有的读者不能坚持读完卢梭的小说《新爱洛伊斯》,因为他们哭得太凶,泪水流成了滂沱大雨,流成了溪流和洪水,让人觉得他们就要崩溃了。

很快,哭泣就从小说传到戏剧,又从戏剧扩散到日常生活。在大革命之后的法国,哭泣是一种平凡无奇的情绪表现。情人们在阅读图书时,泪水渗透了信笺,友人们相拥而哭,旁观的人因快乐而敞开心扉。

在现在的人看来,这样的眼泪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被教导不要感情用事。那些不顾社会禁忌在公共汽车或者超市里嚎啕大哭的人,常常被当作异类。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眼泪如此枯竭的世纪。

17世纪和18世纪的人们流下的是“思考之泪”,美德、哲学、宽容和感恩都可能成为哭的原因。眼泪反映出人的思想,表示沉思、祈祷,有时甚至是一种和上帝交流的方式。

20世纪流下的是反应受阻、头脑简单的泪水。只有当我们遇到悲伤时才会哭泣,似乎哭泣只是源于悲哀。

哭泣已失去了它的日常氛围。人们远离它,在一般人看来,眼泪代表着任性、女人气和软弱。在浪漫主义之后的200年里,我们的内心已经萎缩。

我们很快就会生活在一个没有感情的社会:我们不再放声大笑,不会放声大哭,人们安静地、科学地、乏味地活着。

在今天的艺术作品中,充盈着嘲讽,但激情之火已然熄灭。人们不会为明显是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的小说而哭,比如卡夫卡、博尔赫斯、卡尔维诺,人们也不会因为现代和后现代主义风格的电影而哭,比如罗伯·格里耶、布努埃尔。

人们只会因为浪漫主义风格的小说而哭泣。大部分高票房的电影和畅销小说所采用的思想、象征、叙述模式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的浪漫主义。

好莱坞的电影就是如此,甚至当我们知道电影极为无聊,极为幼稚、表情夸张做作、剧本粗制滥造的时候,我们就像巴普洛夫的小狗,即使不想哭,但还是身不由己,自然地有所反应。好莱坞的爱情大片,就适合让普天下好哭族同哭一场。

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问:“谁来为眼泪撰写历史?”答案是我们每一个人。没有哭泣就没有生活。

(作者:栗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