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第九代 Core i 处理器正式发布,但产能问题仍无解

虽遭遇 AMD 的正面挑战,以及因产能布局不顺而供货短缺,导致整体出货占比逐渐被 AMD 追上,但英特尔为了确保产品优势,至少不要在新世代工艺成熟前被 AMD 甩开,英特尔也积极在现有的架构上持续堆料,意图摆脱过去给的挤牙膏形象,并增加产品的价值。为此,英特尔在北京时间 8 号晚上发布最新一代的 Core i 处理器,包含第九代 i7、i9 以及 i9-X 系列芯片。

在全新的高端 i9-X 方案方面,从 8 核到 18 核,从最低端到最高端方案价格为 589 美元到 1979 美元。这部分主要是补足了在超高端消费计算平台方面的缺憾,和 AMD 的 ThreadRipper 对标。

图|最高端的 i9-X 系列,对标 AMD 的 ThreadRipper 架构

而在主流消费处理器型号与规格方面,最高端的 Core i9-9900K 为 8 核心和 16 线程,频率为 3.6~5GHz,16MB L3 快取和 95W TDP;次高端的 Core i7-9700K 为 8 核心和 8 线程,频率为同样为 3.6~4.9GHz,12MB L3 快取和 95W TDP。最低端的 Core i5-9600K 则是具有 6 核心 6 线程,频率为 3.7~4.6GHz,具有 9MB 的 L3 快取及 95W TDP。根据英特尔公布的信息,定价分别为 488 美元、374 美元以及 262 美元。

而在专业计算方面,则是正式推出 28 核的 Xeon W-3175X 处理器,主要针对多媒体编码或 3D 算图等高负载计算应用。

图|英特尔最高端的专业处理器,高达 28 核配置,绝对性能超越 AMD 的 32 核 ThreadRipper

不过吊诡的是,该产品定名为 Xeon,理应与 EPYC 对标,但英特尔在发表会中选择与 AMD ThreadRipper 2990WX 进行相比,由于 2990WX 在内存管理与总线是阉割版,为了满足板卡上只有双通道的配置,以及只有 2 个共 16 核心的 Die 才能直接读写内存,其中 2 个 Die 必须透过其他 2 个 Die 才能读写内存,延迟非常高,如果使用游戏模式,则会关闭其中 2 个 Die,避免了延迟,但有一半的核心不能使用,但 EPYC 的 32 核版本每个 Die 都可以直接读写内存,因此延迟问题不明显。

英特尔此举虽然取得了帐表面上的优势,但其实立足点不同,这样的比较并不公平。

图|英特尔的 W3175X 和 AMD 的 2990WX 进行了一次不怎么公平的较量

本次第九代产品的发布,核心数目的改变是重点,在具体架构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九代 Core i 处理器在散热设计方面,从过去以硅脂散热改为钎焊设计,除了能大幅降低高负载时的核心温度,也有助于超频能力,并提升系统稳定性。

图|此次芯片架构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主要还是在工艺方面的强化以及核心的增加

由于英特尔在产能方面发生了很大的问题,短时间也没有办法解决,如果选择继续以类似的产品定位和 AMD 正面冲突,那么对英特尔而言,只会越打越疲软,伤害营收和股价。

因此,本次第九代产品的发布重点,是从处理器到主机板芯片组同步拉高价格,借以提高营收,板卡厂亦因为芯片组的价格提高而颇有怨言,但对英特尔而言,由于产品的定位往上拉高,所以芯片组的价格提升其实可以转嫁给消费者,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而通过把产品的生产重心移到到服务器产品与超高端消费性产品,直接与 AMD 对打的主流产品则限量供应,借此拉抬英特尔产品的平均获利水准,并且在产能艰困的情况之下达成其在财报会议中发布的财务目标。

内建 GPU 依然贫弱,不利于一体机产品发展

对英特尔来说,其桌上型 CPU 产品主要瞄准高端玩家市场,这些消费者往往都会采用独立的绘图卡,因此即便内建的 GPU 贫弱,市场空间仍不受影响,但是英特尔在此次发布会,强调其未来将进攻一体机产品,由于同样也要诉求轻薄,因此很难把独立绘图芯片整合进来,通常只会依靠 CPU 本身的整合绘图能力,这时英特尔虽然在 CPU 性能有优势,但绘图能力就大幅落后于 AMD 的产品。由于目前许多多媒体应用都已经转向 GPU 加速,更不用说游戏应用靠的就是实打实的 GPU 性能,对英特尔相当不利。

英特尔为了发展自己的独立 GPU 产品,于 2017 年 11 月招募 AMD 前显卡一把手 Raja Koduri,今年又挖了 Radeon 品牌操盘手 Chris Hook 也加入,担纲市场营销工作,表明其重返独显市场的决心。

但目前英特尔的自制 GPU 八字还没一撇,最快也要到 2019 年的 CES 才能得见端倪,再加上量产,以及整合进 CPU 也还要一段时间,相较之下,AMD 在 2018 年 HotChip 大会上公布的新款 Ryzen 7 Mobile 处理器,虽然核心数仅有 9900K 的一半,但 GPU 性能数倍于英特尔的主流消费型高端处理器中内建的整合型 GPU。

虽然英特尔还有整合来自 AMD 的 GPU 单元的 Kaby Lake-G 处理器可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但 CPU 世代和特性就远远不如九代 Core i7 产品了。而考虑到未来 AMD 要主攻自己的平台,可能也不会再授权 GPU 给英特尔使用,未来英特尔也只能转向自行研发,但开发期间的产品布局就形同空白,给了 AMD 平台相当大的机会。

AMD 面临主机板缺货阻碍 CPU 出货动能,反助英特尔一臂之力

前面虽然提到英特尔已经打定主意忽视主流处理器市场的需求,转攻高端消费计算以及服务器产品,虽然可能让 AMD 在其拿手的市场领域拿到优势,但实际上,AMD 在主机板的布局并没有预期到这个状况,导致相关主机板的供货不足,形成英特尔缺主流 CPU,而 AMD 缺主流主机板的状况,结果原本 AMD 能够趁虚而入,拿下市场份额,却因为自己准备不足而错失最佳时机。

而这点也让英特尔在过去 1 个季度的主流市场份额损失并未如预期般的大。

不过 AMD 主机板的供应渠道表示,主机板供应短缺的问题将会在近期解决,因此 AMD 市占应该还是有机会可以持续增加。

英特尔产能改善仍须半年时间,高价策略能否奏效仍待观察

由于产能不足,英特尔策略的转变转向以获利为主,低价产品就不再是重点,然而主流市场利润虽薄,但其影响着上下游生态的整体布局,包含板卡厂商的产能分配、游戏厂商优化对象,以及市占率所带来的产品形象,重视高端确保了高获利,牺牲的却是主流消费者的信任。

且因为缺货,通常渠道商也会进行一定的抬价销售,这也会伤害英特尔的产品形象,并加速把消费者推向对手的平台。

而考虑到 2019 年,AMD 的所有产品线都将进入 7nm 工艺,而与英特尔不断迟到的工艺进程相较之下,AMD 的合作伙伴台积电在工艺推动方面非常准时,基本上给客户的承诺都不会落空,而且台积电 2019 年底 5nm 工艺就要试产,也要比英特尔的 7nm 布局更早。

也因此,英特尔将在 2019 年推出与台积电 7nm 对标的 10nm 工艺就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果英特尔 10nm 工艺没有办法准时在 2019 年推出,那么今年所采用的重视高端牺牲主流的作法,就有可能反噬英特尔,并为英特尔将来几年的发展埋下更深的隐患,甚至在 X86 处理器领域,咸鱼将可能换英特尔当。

英特尔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成功目的在拓展新产品定位,并拉高自身的价值格局,不与 AMD 正面厮杀,乍看之下或将可避开产能不足的软肋,但英特尔的下一步,包含工艺进程与未来的先进处理器架构发展,甚至 GPU 发展,都将牵动着英特尔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