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吞并中原,却因早亡被做成木乃伊的皇帝

众所周知,古埃及人习惯把人的死亡看成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的继续,所以热衷于制作木乃伊(人工干尸)。因此,当我们一提到木乃伊,首先想到的就是埃及,仿佛木乃伊就是埃及的文化象征。

和古埃及人不同,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并不习惯将尸体剖开做成木乃伊。然而,在中国古代,却有一位皇帝在死后被做成了木乃伊。

那么,这位皇帝到底是谁呢?他就是辽国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

作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次子,耶律德光原本也有着“吞并中原”的雄心壮志,而且他也确实不费吹灰之力就从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手中夺取了幽云十六州,使辽国实力大增;但是,最后他却因为好色早亡,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死后被制成木乃伊的皇帝。

没错,耶律德光本来是一个王者,最终却变成了青铜。如此巨大的转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这事儿,其实还得从石敬瑭说起。

当初,石敬瑭和后唐末帝李从珂闹掰了。为了当皇帝,他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为代价,请求耶律德光出兵攻打李从珂。最终,石敬瑭顺利登基,顺便还认了比他还小10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做了“儿皇帝”,并且每年纳贡称臣。

可是,没过几年,石敬瑭就死了,他的养子石重贵继位,史称“后晋出帝”。石重贵是一个奇葩,龙椅还没坐热,就觉得自己实力强大了,于是向耶律德光提出了“称孙不称臣”的要求(石重贵还真是有“骨气”)。

耶律德光正愁没借口吞并中原呢,没想到自己的“乖孙子”给了自己一个理由。于是,耶律德光以此为借口发兵南侵中原。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就灭了后晋。

此时,生性好色的耶律德光终于暴露了他的本来面目,开始尽情享受后晋妃嫔。可是耶律德光没有想到,中原的百姓并不想让他好过。虽然后晋灭了,但中原的百姓并没有屈服,他们举起了武装反抗契丹侵略者的义旗,直接打得耶律德光下令撤离中原、率军北返。当然,耶律德光顺便带上了后晋的所有妃嫔,一路上纵情声色犬马。

不幸的是,在撤离中原的途中,耶律德光染上了热疾。太医诊治之后,建议他远离女色。结果,耶律德光偏是不听,还自作聪明地将太医臭骂一通:“你们都是不学无术,我得了热病,正要女色泄火,怎么能远离女色呢!”最后,变本加厉、纵欲无度的耶律德光在栾城杀胡林(地名亮了)口吐鲜血,终于一命呜呼了。

耶律德光病逝后,消息很快就被送到了远在辽国都城上京的述律太后那里。述律太后得知爱子暴毙的消息之后,悲痛不绝;但她强忍悲伤,下令传旨: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述律太后的这个决定可难坏了当时随行的文武大臣和太医,因为当时恰好是盛夏,人死后尸体很容易腐臭发烂。

正当所有的文武大臣和太医为“如何把耶律德光的尸体完整地带回去”焦头烂额、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个叫魏三刀的厨师毛遂自荐、自告奋勇地出了个馊主意——我们可以把皇帝陛下的尸体做成“羓”,如此皇帝陛下的尸体便不会腐烂了。

“羓”是什么呢?其实,说白了,“羓”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腊肉差不多,本质上都是大块的干肉。“羓”的发明源于喜食牛羊肉的北方游牧民族在炎热的夏天保存食物、防止腐烂的需要,但其做法却非常简单:把牛羊的内脏掏空,先用盐腌,再烘干。

所以,大臣们听了这个十分大胆的想法之后十分惊恐,因为这意味着要像对待牲口一样对待他们的皇帝,把皇帝做成腊肉。但是, 即便一万个不乐意,他们还是同意了这个方案,因为他们实在想不出其他的办法了。

因此,厨师魏三刀就像杀牛宰羊一样剖开了皇帝耶律德光的肚子,然后把内脏掏空,细细地抹上盐巴,然后让尸体脱水、烘干,将耶律德光的尸体做成了“帝羓”。虽然从我们的角度上看,“帝羓”就是腊肉;但是,从国际角度上来讲,“帝羓”其实就是中国的木乃伊。

就这样,耶律德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死后被制成木乃伊的皇帝。

耶律德光的尸体被运回辽国都城上京之后,述律太后为第一时间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遗体告别之际,她想再看儿子一眼,结果开坛一看,却吓得尖叫起来,差点晕了过去。

盛怒之下的述律太后发出一声歇斯底里的呐喊:“到底是谁出的馊主意,把我儿子、你们的皇帝做成了‘羓’?”于是,厨师魏三刀当即被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