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造就信心

前段时间经历了一次小插曲:自己因为牙疼去看了医生。结果,先遇到一个年轻的医生,看了我的情况就紧张地说:“已经很严重,我这里看不了,你还是去大医院看吧”。这话着实把我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快无药可救了。结果换了一家三甲医院的口腔科,没想到另一位老医生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就帮我给治了,前后不过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当时真心感叹:资深的医生到底不一样啊!可事后想想,难道之前的小医生真的没有条件和能力为我治疗吗?显然,这背后无非是一个关键:信心!

在这里,并没有责怪那位年轻医生的意思,事实上在她没有足够信心的前提下这么做也是非常明智的。但我更愿意相信,其实她是完全可以操作的,甚至能不低于那位老医生的水平,只是她内心软弱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缺乏信心呢?归根到底,就是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而这也体现出了一点:信心不是空喊的口号,而是在实践中慢慢成长与造就的!

我们都知道“熟能生巧”,用教育心理学鼻祖E.L.桑代克的观点来说,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个体就慢慢探索到成功的途径,从而学会了正确的技术。桑代克曾经把一只猫放在一个笼子里,里面有一个活板门的开关,而门外面就是猫粮。结果猫在不断抓取的过程中偶然碰到开关、打开了笼门、吃到了食物。再不断地把它放进笼子里重复训练,它就开始越来越频繁地重复这个动作,直到完全学会了逃出笼子的技巧。如果换一只没有经过这个训练的猫,进到笼子里明显就像“愣头青”一样。难道是猫没有进行“拉开关”这个简单动作的能力吗?当然不是!很明显,是训练的过程让猫越来越敢于去尝试了!后来,桑代克也把这个原理推广到了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强调不断练习的重要性!

这个实验也给了我们另一个启示:能够有毅力去不断练习,这当中存在一个重要因素——成功的收获。对猫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外面的食物,否则一只懒猫恐怕更愿意趴在笼子里睡大觉,为此桑代克在实验时一定是选用饿极了的猫。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能带来收获喜悦的东西就更多了:物质奖励、认可与夸赞、个人成就感,还有爱心的启迪……这些每个人侧重点不同的刺激物,成就了各人在不同的领域里孜孜不倦地成长着。

记得小时候,老师们成天会像敲木鱼一样地成天强调“我要学,不是‘要我学’!!”,但却很少有同学真正想过“为什么我要学?“结果,大多数人仍旧被动地成了”要我学“。可以说,国内的教育常常是忽视个人内在需求的。所以,当我们面对看似枯燥、乏味的重复实践时,不妨给自己能够带来激励的目标,因为往往目标对自己的刺激越大、愿意不断训练成长的动力也就更大了!

当然,实践训练不仅仅使我们外在熟练,也给了我们内在的成长。显而易见,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实践几年,都不会只是单单熟悉了原本的技术,多少能有一些新的启发、新的成就。因为实践的过程,必然会不断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而能在自己原本的技能上加以改良,就达到了革新的效果。就拿我同样讲《心理咨询》这门课来说,尽管课程的框架内容都是一贯的,但现在的授课方式自然和多年前刚刚站上讲台时肯定不一样,而这也造就了自己能比当年具有更多底气去上课。

J.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

认知建构理论的代表人物

这种在原有基础上吸纳新知识的过程,心理学家J.皮亚杰将之称为“同化”,其意义并不亚于重起炉灶学习新知识和技术的“顺化”过程。因为按照皮亚杰的研究,“顺化”往往多见于未成年的阶段,而一旦成年以后每个人都基本上建立了一个稳定的认知框架,如不出意外只能“小修小补”而很难彻底“推倒重来”。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子会比大人更善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对于一个已经走上实践岗位的成年人来说,在操作中的“同化”显然就成了他能够不断成长的主要方式,由此也生出更多的信心去实践!记得曾经看到一部电视剧,里面一位原本针灸技艺精湛的中医,却由于自我封闭、多年没有长进,结果遇到一个新的病患,他竟然害怕得不敢下针了。其中原因,自然一目了然了。

由此可见,“信心”的背后其实饱藏着丰富的内涵,而个中的要领却很简单,就是让我们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做一个有心人。所以,不管你的专长是什么,也不管你掌握了多少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好好用心去实践它们吧,一定会得到不小的收获!


感谢你阅读我的文字,愿你平安!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晶心睿思

(PaulCrystalC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