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注音自古有之,古时候叫直音和反切,原来是这样拼读的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本来是打算淘汰汉字,后来,为了不背负数典忘祖的骂名,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在没有拼音字母的古代,采用的是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但汉字毕竟是有限的,有些字找不到同音字,或有同音字很生僻,即使注了也不认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还想到了一种“读若”法给字注音,就是用读音近似的字的注音,如“芨,读若急”。还有直音加注声调的方法,如“退”注音为“推去声”。这样虽避免了生僻字,但要改变声调才能读出应读的音。

反切,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这种注音方法,用起来也不太不方便。“劝,去愿切。”“孤,古胡切”。这便是反切的方式。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应用他和另外几位传教士拟订的用罗马字给汉字注音的一套方案写了四篇文章,前三篇都是宣传天主教教义的文章,由教会单独合成一卷,取名《西字奇迹》,复制本现存罗马梵蒂冈教皇图书馆(在中国,习惯上把上述四篇文章称作是《西字奇迹》

1626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的。利玛窦和金尼阁的方案是以“官话读书音”为标准设计的,适于拼写北京语音。这种新颖的拼音方法给中国学者以很大的启迪。

但是,在两三百年间,利玛窦和金尼阁的方案只是在外国传教士中使用,没有在中国人当中广为传播。

继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之后,开始了延续20年的切音字运动。几乎每隔一二年就有新的切音字方案出现,如吴敬恒的《豆芽快字》,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沈学的《盛世元音》,王炳耀的《拼音字谱》,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等。这些切音字方案多数是声韵双拼式的汉字笔画式字母方案的,大多数只在小范围内传习,没有广泛推行,只有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推行较广。

王照曾参加戊戌变法,因为他的进言被阻,导致光绪帝一次性撤掉礼部六堂官。而王照得以被光绪帝疾速提升。

戊戌变法后,逃亡东瀛的王照,受日本假名的启发开始拟定汉语拼音字母,1900年秘密回国,以“芦中穷士”的笔名发表《官话合声字母》。采用汉字笔画作为字母基础,声韵双拼,并且主张以北京话为标准官话。他说:“京话推广最便,故曰官话;官者公也,公用之话,自宜择其占幅员人数多者”。王照在北京设立“官话字母义塾”,为了取得合法身份,他自首入狱,得到释放后全力推行他的官话字母,“十年之中,坚忍进行,传习至十三省境”,其精神令人钦佩。

合声字母是我国第一套汉字笔画式的拼音文字方案,声母、韵母共62个,采用声韵双拼的方法。《官话合声字母》方案中所体现的一些观点至今有的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说对我们现在的拼音方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