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明朝很多将领投降满清?

为什么明朝将领投降满清的那么多?或者说,他们为什么没有自立为王,反而去投降了,可知道他们手中有很大的权利和兵马。明末明朝廷将领降清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打不过,而且看不到希望。由于明朝政权和满清政权在政治上、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其实明末将领降清之举多是不得已而为之。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崇祯帝为人多疑

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继位之后还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他铲除魏忠贤,重新起用之前东林党被罢黜的官员,就可以看到他渴望成为中心明朝的一代明君。但是欲速则不达,明末残酷的现实不是轻易就能扭转的。而之前同魏忠贤斗争中养成的多疑性格,也让崇祯帝不再信任手下的臣子,甚至赐死了他亲手册封的督师袁承焕。其他的官员因此而心寒,变得战战兢兢,渐渐同崇祯帝离心离德,转而投向礼贤下士的清朝统治者。

迫于形势

明末朝廷将领大规模降清主要开始于清军占领北京,逐步向南用兵这一时期。当时驻守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的明朝将领大多在之前已经投降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如今面对着战斗力更胜于大顺军的满洲官兵,且李自成率领军队一味南撤导致各城孤立无援,若拒城坚守无异于以卵击石,而若想求得保全,只能投降。

政策诱人

清入关之前,虽然凭借着拥有高度机动力的骑兵部队屡屡绕开山海关防线,兵锋甚至直逼京城和河北、山西一带。但由于麾下并没有对关内地貌风物十分了解的官员将领,因此多是以流动作战、劫掠为主。为了能够打进关中,入主中原,以皇太极为首的清统治者开始重用汉人将领,不惜许以高官厚禄、美女财帛以招揽明将。明朝内部的政府中也是非常黑暗的,表面上打着要收复故土的旗号,他们却没有出兵,这让前线的战士很是心寒,就算他们有继续效忠明朝的心,可是也不再有那个能力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无非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为国捐躯,另一条路就是降归于清朝。

大势已定

在清入关并接连打败李自成、张献忠等势力之时,因为崇祯帝的自尽而使得之前明朝的将领没有了归属感,再加上南明各个割据势力的内部倾轧严重,同时看到了洪承畴等降将受到的礼遇,让本就抱着改朝换代念头的不少明将顺水推舟就做了降将。

明朝许多的将领是不愿意投降于清朝的,他们之所以愿意投降,其实也是很无奈的,为了不剃发,不改制度,他们只好妥协。可是当清朝的政府稳定了以后,他们又开始强迫百姓剃发,这引起了许多百姓的不满,许多的官民又发动了起义,可是结局还是一样的,最终只能是妥协了,明王朝就此灭亡,迎来了清朝的统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