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都有哪些皇帝卖过官职?

皇帝作为国家公权力的来源地,其实也是最大的商人,手中的官帽便是其奇货可居的商品。只要金口一开、恩旨一下,赏赐某人某官的同时,必定是大把的真金白银塞进自己的口袋。初始某些皇帝只是把卖官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无奈之举,是临时性措施,所以尚能有定力控制,不至于泛滥开来。只是后来定力不高的皇帝也想尝一尝甜头,这一尝试便如瘾君子好上了鸦片,从此欲罢不能。于是,卖官这种事,初始只是严格控制的涓涓细流最终变成司空见惯的滔滔洪流,击穿了社会道德的底线,冲垮了帝国信仰的堤坝,最终变成淹没帝国的洪水猛兽。

有人说,卖官鬻爵之风起始于晚清,其实,中国古代的卖官鬻爵最早始于秦始皇。公元前243年,国内发生蝗灾,于是秦始皇发布命令,准许百姓交够千石粟米,便可进爵位一级,“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代的卖官鬻爵始于惠帝六年,即公元前189年,“令民得卖爵”(《汉书》)。到了公元前180年汉文帝时,由于边塞缺粮,便采纳晁错的建议,以爵换粟,充实边塞,“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于边,六百石,爵上造;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汉书·食货志》)。

东汉桓帝刘志时,也曾“卖关内侯、虎贲、羽林、缇骑营士、五大夫钱各有差”(《后汉书·桓帝记》),卖的官爵种类大增,包括关内侯、虎贲郎、羽林郎、五大夫等,用来填补国库的空虚。不过这还都是些级别偏低的小官。

到了东汉灵帝刘宏时,就把卖官鬻爵一事发挥到了极致。他把本就疲敝的国库吃光造净后,开始公开出售官职,先是“卖关内侯,假金印紫绶,传世,入钱五百万”(《后汉书》)。尝到甜头后,又别出心裁地设置了一个买卖官吏的交易所,“开西邸卖官,入钱各有差”(《通鉴》),以官的大小和任职地的好坏确定官价的高低(单就卖官来讲,也是一种公平,毕竟油水不同)。甚至于三公九卿等要职,也一律明码标价,公开出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后汉书》)。除了皇帝的位置不卖,什么都能卖。如果买的人多,竞争激烈,则投标竞价,价高者得。

官位的标价,则是以官吏的年俸来计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就是两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就是四百万钱,“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通鉴》)。之后刘宏“于西园立库以贮之”(《通鉴》),专门建了个仓库存放这些卖官所得,专款专用,全由自己挥霍。

那么,年俸两千石的官是多大的官呢?在林甘泉先生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史》一书中,考证汉代1石等于27市斤粟,那么二千石就是5万多斤粮食。当时的州牧是两千石的俸禄(汉时全国分13个州部,州牧是一州最高行政长官),郡守也是两千石待遇,郡以下设县,万户以上的设县令,万户以下的设县长,都是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县令享受六百石至一千石不等的俸禄,县长是三百石至五百石不等。由此看来,在当时就是买个县长也得花上三五百万钱。

由于官价太高,这买卖到后来也不好做了,官价开始有些缩水。《后汉书》中记载了个崔烈买官的故事,很有意思。说崔烈花了500万钱买了个司徒,“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做了这样一笔大买卖,汉灵帝很兴奋,于是在册封这天,亲临殿前,以示重视。

但当他看到崔烈春风得意的样子时,突然觉得这官卖得太便宜了,于是满怀惋惜地对随从亲信说:“悔不少靳,可至千万”,意思是说咱这买卖亏了,就是让他出一千万,这老小子也得出。亲信的回答更雷人,“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说他能出五百万,已经很不错了,像崔公这样的名士,本来都不肯轻易买官的,还是我从中做了不少的工作呢,您就知足吧。事后,崔烈问他儿子外面人什么反应,他儿子对他说,“论者嫌其铜臭”,外面的人都在议论你这个官有铜臭味。“铜臭”一词由此而来。

那些不惜费血本花重金去买官做的人,心里头绝对不会去想什么为政清廉,造福一方的。投资就想要有回报,他们为了捞回本钱,只能是变本加厉地去搜刮、盘剥百姓,不择手段地榨取更多的金钱,之后再去买更大的官做,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社会现实,让当时的一些忠臣良吏很是失望,所谓“卖官受钱,天下忠笃之士怨望”(《后汉书》)。

汉灵帝荒淫无道,朝中宦官弄权,朝纲败坏;朝外上行下效,穷其能事。于是全国形成一片浮糜腐朽之风,加之当时全国又多发地震、水旱蝗灾、流行病疫,一时间民不聊生,只得揭竿而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