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沙俄哥萨克首领,不光复沙俄,却向溥仪表示要光复大清

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5日,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军阀赶出了紫禁城。由于当时形势难料,溥仪担心自己遭遇不测,于是先逃到了日本公使馆避难,后来又移居到了天津租界的张园、静园中,度过了七年的津门岁月。


溥仪来到天津时,离清朝灭亡已有十几年时间了。但天津的各国公使、民国的许多军阀都还尊称溥仪为皇上。所以溥仪在天津依然是十足的帝王派头。

当时溥仪最感兴趣的事情自然是如何光复大清,围绕在他身边的遗老遗少就整天给他出各种天马行空的主意。而外面的许多人知道溥仪有此想法,也都纷纷自告奋勇请求觐见溥仪,打算献上自己的“锦囊妙计”。这些主动请缨的人很多,其中有一个人非常特别,因为他既不是清朝遗老,也不是民国军阀,而是沙俄的一个将军,他的名字叫谢米诺夫。


谢米诺夫早年毕业于俄国奥伦堡哥萨克军校,后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其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而被晋升为哥萨克军官。1917年“十月革命”后,沙俄政权被推翻。谢米诺夫和一些沙俄政权中的保皇党派成员逃到了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并组建了一支叫白卫军的武装力量,试图拥护沙皇复辟。

不过,这支白卫军虽然有好几万人,但只有少数哥萨克骑兵,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由战俘和蒙匪组成,所以战斗力很差。没过多少时间,就被苏联红军打得落花流水。白卫军的最高领导人高尔察克也成了苏军的俘虏。谢米诺夫率领残部仓皇逃窜到了中国北部边境地区,名义上他依然在试图对抗苏联当局,但实际上这支残军已没多少战斗力了,只能在边境地区干点杀人越货,打家劫舍的勾当。

谢米诺夫和他的残军在边境地区晃荡了几年,期间他到过不少地方寻找主顾,向中国军阀和外国政客毛遂自荐,但因他手里的这支部队“货色”太差,没人看得上,所以就只能像丧家之犬一样四处游荡,并以打劫为生。


1925年的时候,谢米诺夫听说清帝溥仪被民国军阀赶到了天津,现在正试图寻找各方力量光复大清。谢米诺夫突然觉得自己发财的时机到了(此时他已不奢望恢复沙俄政权了)。于是,他通过联络人和溥仪的亲信郑孝胥、罗振玉等人取得了联系,再由郑孝胥将他引荐给溥仪。

谢米诺夫在见到溥仪后,开始满嘴“跑火车”,吹嘘自己的部队是如何的锐不可当,并向溥仪保证,自己愿为光复大清事业效犬马之劳。溥仪被谢米诺夫的一番慷慨陈词说的心花怒放,于是当即拿出五万元给予支持,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谢米诺夫看中国皇帝出手这么阔绰,心中大喜,于是就拉着郑孝胥等人一起结拜兄弟,指天誓日的表示要誓死效忠清室。


此后,溥仪就成了谢米诺夫的提款机,他时不时就请求溥仪提供为搞复辟活动所需的经费,而且每次都能说出一些动人的理由。后来要钱的次数太多,谢米诺夫自己都觉得原来的借口效果已经大打折扣了。于是又说自己其实不缺钱,一些原沙俄侨民给他捐助了一亿八千万卢布(后来又说是三亿),只是现在钱还没到账,所以得先从溥仪这边支点钱。这说法就跟我们今天社会中一些老赖的套路差不多。


不过,由于谢米诺夫每次都是说的好听,但却什么实际作用都没发挥出来。溥仪渐渐对这个满嘴“跑火车”的老外开始感到厌烦,后来就逐渐中断了联系。

在失去了金主溥仪的赞助后,谢苗诺夫又跑去给日本情报机构打工了。1945年日本战败后,谢苗诺夫被苏联红军抓获,并以叛国等罪名被执行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