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前今天,不做官太太,要做谭嗣同的鉴湖女侠秋瑾英勇就义

(万象特约作者:老骥伏枥)

【1907年7月15日】101年前的今天,不做官太太,要做谭嗣同的鉴湖女侠秋瑾英勇就义

【骑马击剑的官家小姐】

1875年11月8日,秋瑾出生于福建云霄县,祖籍今浙江绍兴,家里世代为官。幼年读私塾,好文史,能诗词。15岁,学会骑马击剑。

1894年(19岁),父亲调到湖南湘乡任职,将秋瑾许配给湘潭县荷叶乡(今属双峰县)的王廷钧为妻。1896年(21岁),两人成婚,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婚后生有一子一女。

(湘潭秋瑾故居遗址(今属双峰县))

【不要老公的女汉子】

1903年(28岁),丈夫王廷钧捐钱担任京官,携带秋瑾一同到北京。秋瑾与丈夫同事的妻子吴芝瑛结拜为姐妹,深受其影响。这年中秋节,秋瑾身着男装到戏院看戏,京城为此轰动一时。

秋瑾和丈夫志趣不同。有一次谈到谭嗣同,秋瑾盛赞谭嗣同视死如归,有英雄气概;王廷钧却大骂谭嗣同是中华乱党、士林败类,两人大吵起来。秋瑾内心十分痛苦,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

这时王廷钧又另寻温柔之乡,流连妓院。秋瑾想要去日本,王廷钧便偷偷将她的珠宝、首饰、积蓄全部拿走。秋瑾更加气愤,毅然变卖了仅剩的财物,再加上吴芝瑛等人的资助,于1904年4月只身东渡日本。

【留学生中的帮会大姐】

1904年(29岁),她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会馆所开设日语讲习所中,补习日文,时常参加留学生集会,结识了周树人(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人。

她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和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并加入三合会,受封为“白纸扇”(即军师)。

1905年(30岁),秋瑾回国省亲,由徐锡麟介绍加入了光复会。7月,再次东渡日本,不久经介绍在黄兴寓所加入了由孙中山等创立才半个月的中国同盟会。

(后排左二为日本留学时的秋瑾)

【投降满虏就吃我一刀】

1905年10月(30岁),日本文部省颁发《清国留日学生取缔规则》,留学生分成两派,是留下是回国,争论不休。写下《警世钟》、《猛回头》的陈天华,气愤国人内斗,而投海自尽。

在陈天华追悼会上,秋瑾发言,力主回国,词意激昂,随手从靴筒取出倭刀,插在讲台上说:“如有人回到祖国,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

1906年2月,秋瑾回国。

(1905年时的秋瑾照)

【秋风秋雨愁煞人】

回国后,她积极参加光复会的活动。1907年3月,她回到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其实这里是绍兴光复会的总部。

7月初,光复会先后发起安庆起义、金华起义,结果几天内均告失败。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随即第二天被凌迟处死。

消息传来,秋瑾拒绝离开绍兴,认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7月14日,清兵到大通学堂查抄,秋瑾被捕。7月15日凌晨,秋瑾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笔,被五花大绑处斩,年仅32岁。因绍兴有鉴湖,故称她为鉴湖女侠。

(浙江省绍兴市古轩亭口,秋瑾被杀处)

【愧我今招侠女魂】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秋瑾遗骨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孙中山亲自前来祭悼,并题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小说林》等杂志连续刊出了多种以秋瑾为题材的小说和戏曲。1919年,鲁迅在著作《呐喊》中 的《药》一文,“夏瑜”便是暗指“秋瑾”。1940年3月8日,妇女节,夏衍写的话剧《秋瑾传》在延安上演,轰动一时。

1965年,因有人说西湖墓地太多,杭州市园林局将秋瑾墓炸开破坏,将秋瑾遗骨以及陪葬物,移葬他地。1981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中国戏剧舞台出现一阵“秋瑾热”,大量节目登台亮相。同年,秋瑾墓在西泠桥的另一端重建,塑汉白玉全身像,镌有孙中山的手迹“巾帼英雄”。

(本文是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67篇作品,营员“老骥伏枥”的第8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