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请理解抑郁症患者!

虽然成为心理咨询师已经十年,但在自己的熟人中还从来没有碰到过因为抑郁症而真的选择自杀的。而直到去年年底时,这个记录被打破了:一个毕业两年的学生,却在家中偷偷寻了短见。当众人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时,除了唏嘘以外,也有人更发出了“这么年轻就想不开,实在是不孝,一点也不顾父母感受”的责备。我不能说这话是错的,只是在抑郁症患者面前,请多一些宽容吧!

不少国人至今还有一个误区,以为除了精神分裂症以外,一般的心理障碍不能算是“病”。以至于,面对抑郁症患者自杀,仍有许多人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觉得“没骨气、一点也不坚强”。殊不知,大名鼎鼎的林肯、丘吉尔这些曾被人视为“极度坚强”的典型,也深受抑郁症的困扰,林肯更是几度有自杀未遂的行为。所以,在疾病面前,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谁也不能拍着胸脯说:“我够坚强,肯定不会得这病!”

正如《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以自己曾经患抑郁症的经历为原型创作出了小说中名为“摄魂怪”的怪物袭击人时的表现:它会吸走你所有的快乐!而最严重的状态,就是“摄魂怪之吻”,也就是直接被它吸走了灵魂,实际上是寓意着抑郁症患者最后的自杀。虽然从医学理论上而言,可以说是因为大脑神经系统中褪黑激素的异常分泌所导致的,但真正这种感受来到时,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体会那种发自内心的痛苦吧。

有意思的是,抑郁症患者所能说出的痛苦原因,在常人看来往往有些“不可思议”,甚至于大多数人眼中都不是什么大事,而没有一个理由是客观上真正足以造成诸如“活不下去”之类毁灭性打击的。但偏偏就是不少人觉得“屁大点事”,造成了当事人内心的极度折磨。关于这一点,心理学上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解释,比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的“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理论:因为之前不断经历挫折和失败的经验,继而选择了听任摆布的行为。所以,对抑郁症患者而言,在他感到无助之前,一定会有一个反复尝试后最终认为自己无法摆脱困苦的过程。也就是说,抑郁症的发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常人认为“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在抑郁症患者那里却如天塌下来一般了。或许,最后导致他选择自杀的因素,只是压垮骡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由此可见,大家不能理解选择自杀的人,其实是没有设身处地了解他的经历而已。曾有一位自杀干预的专家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机关男先后接受了直接主管、副处长、正处长安排的三件工作任务。正当自己手忙脚乱准备一一完成之时,妻子又因加夜班而把孩子扔给了他。当他安顿好孩子的晚饭后准备挑灯夜战之时,小孩子又突然拉了肚子,陪他去医院输了一晚上的液。当第二天带着疲倦来到单位时,三个领导都分别问他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结果,一件事也没完成的他当然挨了训。这时,反复经历挫折而无法自拔的他终于选择从单位的楼顶跳了下去!

事后,领导们都不能理解:自己给他的任务并不复杂,因为这就受不了吗?可事实上,没有一个人真正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他的处境。基于此,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而言,“你要坚强”、“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男子汉,不应该被这点事就击倒”之类的“鼓励”是很可能适得其反的。他们最需要的,其实是一颗包容、体谅的心,哪怕只是告诉对方:“虽然没有经历这些,但我愿意理解你的痛苦!”

显然,当我们真正用心去体会抑郁症患者的心路历程时,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难以理解。有时,并不需刻意去做一些画蛇添足的话,只要用心去表达自己的理解,就已经可以使对方得益了。因为抑郁症的治疗,有专门的医药和心理手段,而在他的生活中更需要的,只是周围人不离不弃的支持和陪伴。而这是我们许多人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