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更智能?看看首批中国智能汽车指数测评结果

当智能化逐渐成为汽车市场中的一个热门研究点,越来越多的智能汽车相应问世。但是,在智能汽车的普及过程中,部分厂商及4S店的错误宣传、某些媒体为搏关注而夸大的信息误导、智能汽车逐步浮现的信息安全及功能局限等问题,都让人们不由发问: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智能汽车,到底谁才是最智能的?是否存在一套客观且公正的评判标准,可以对智能汽车进行评价与测试呢?

答案是有的。它就是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汽研”)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评价体系框架》和《中国智能汽车指数管理办法及评价规程》。近期,依照相关管理办法和评价规程,中国汽研对国内多款主流智能网联汽车进行了严格而规范的静态与动态测试,并对车辆的智能指数进行了客观而科学的评价。

在近两年内新上市的乘用车总销量超过3000台的车型里,选取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LDW(车道偏离报警系统)、BSD(盲区监测系统)、APS(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搭载数量最多且售价最低的车型进行评价与试验(不区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

6月28日,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国内首批智能汽车指数测评结果正式对外公开发布,车业杂谈有幸与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主流车企、研发机构、行业协会及媒体代表一起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从测评结果来看,我国智能汽车相比国外同类型产品并不逊色,某些单项技术甚至优于后者,特别是对中国驾驶场景的理解上,中国品牌更加具有优势。”中国汽研副总经理谢飞现场宣读了中国智能汽车指数首批车型的测评结果。

诚如谢飞所言,国内车企在智能汽车领域取得的技术进步值得点赞,但他也清醒地指出:在自适应巡航系统ACC对静止目标的识别能力、车道偏离报警系统LDW对弯道的识别能力、自动泊车系统APS对标线车位的识别能力等方面,个别参评车型的表现还差强人意,这既是相关车企应当着力弥补的短板,也是中国汽研为车企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的方向所在。

车业杂谈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面对市场上众多声称“智能”的汽车产品,如果没有确切的评测标准与试验数据,实在难以分辨是非真假、孰好孰坏。不得不说,此次智能汽车指数测评结果的发布,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有效的判断标尺,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众多汽车企业进行了提醒:那些糊弄消费者的花言巧语终将被一一击破。只有不断提升竞争力,做出真正符合行业标准及消费者期望的产品,才能在智能汽车的领域里真正做强做大。

据悉,2018年8月和11月,中国汽研还将陆续发布第二批和第三批车型侧测评结果,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