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手雷拼刺刀!二战中死守香港的加拿大军队

作为一个殖民地国家,加拿大在一二战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样的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凡是有米字旗飘扬的地方,就会有枫叶军团的身影,在大英帝国遥远东方的殖民地—香港,他们同样也在奋战着。

1939年,正当欧陆烽火渐起之时,加拿大起初并没有大规模投入陆军作战。这主要还是因为一战后的加拿大陆军规模很小,其次加拿大总理也对加拿大的参战持谨慎态度,因为之前一战时加拿大已经阵亡了很多人,所以他试图通过帮助英国制造武器、种植粮食以及在本土协助训练英联邦空军人员。可是到了1941年7月,曾在中国供职的加拿大人格拉赛特返回英国时,努力游说英国政府应该在日本扩张野心不断增强扩大时,在香港增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营,加强英国在该地区的防御。他最终说服了倔强的丘吉尔,后者同意从加拿大征兵加强香港地区的防御。在几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加拿大军总参谋长哈里·克雷哈尔将温尼伯掷弹兵营和来自魁北克的皇家步枪营派往香港。可是由两个营满员率极低,外加上没有接受过任何正式训练,所以加拿大人花了一个多月才勉强凑集了2000人便匆匆前往香港。

▲加拿大总理与丘吉尔

到达香港后,虽说这两只部队大大加强了香港的防卫力量,可是一些障碍却降低了他们的战斗力。最初到达香港的1555人里有300人未经基本的军事训练,就从童子军中直接参军。而加拿大人在射击训练中平均每人只射出35发子弹,两个营只有115人接受了野外救护训练,训练时期不足16周,还有75人无法承受16周的训练。外加上温尼伯营还有62人没有武器。雪上加霜的是,按加军标准,一个步兵营应该有102辆运载工具,22辆通用汽车,37辆载重卡车,13辆卡车等。结果他们只有2辆送水车,12载重卡车,外加一把反坦克步枪。除此之外,他们甚至没有无线电和炸药,只有300发三英寸炮弹。

▲香港驻防军司令马尔比将军迎接刚刚到来的加拿大军

1941年12月8日4时05分,在酒井中将的下令下,日军开始发动代号“鹰”的入侵香港的行动。短的几分钟时间,日军空袭了香港岛上的启德机场

▲日军空袭香港的深水涉

经过五天的战斗,九龙和新界基本沦陷。香港地区驻防军司令马尔比少将并没有接受此前日军提出的投降要求,尽管此时的香港本岛早已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他只能利用手中没有任何经验的英军残部和两个加拿大营来保卫香港岛。马尔比计划将岛上部队防御做出调整,把守军整编为东、西两个旅,加拿大皇家步枪队与印度士兵组成东部旅,西部则由苏格兰士兵、加拿大通讯兵和温尼伯掷弹兵组成。

▲英联邦军在香港岛上的防御

15日晚上,日军在夜色和重武器的掩护下突然登陆,可很快就遭到了东部旅的殊死抵抗,可没过多久,日军凭借自身重武器支援的优势,外加上对香港地形的了解,在帕克山上的加拿大皇家步枪队的侧翼移动,逐渐形成包围之势。此时的加军步枪营也只剩下了100人不到,维勒斯不得不向南方的赤柱撤退。19日,日军已经占领了香港岛的东北部地区,而部队也已经在东西呈扇形排开,逐渐靠近驻扎在黄泥涌附近的西部旅指挥部。西部旅在与日军的战斗中情况也不乐观,温尼伯掷弹兵“A”连的部队在遭受到日军的打击后,从巴特勒山高地撤退,不幸的是日军又一次利用地形以及人数上的优势,以六倍于加军的兵力包围了温尼伯掷弹兵营。战斗中,该营营长约翰奥斯本少校与为数不多的加拿大士兵一起战斗,当他向敌人投掷完手榴弹后,发现日军朝他的士兵投掷了几颗手榴弹,他便只身跳上去扑向手榴弹,用身体捂住了手榴弹,不幸牺牲。指挥部的劳森准将在黄泥涌的战斗中也不幸牺牲,在战死前他还向香港岛司令马尔比发了封电报,告诉他将在最后一刻,与士兵们一道与敌人决一死战。随后劳森准将成为了加拿大在二战中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温尼伯掷弹兵营“a”的约翰奥斯本少校

▲黄泥涌的西部旅指挥部

圣诞节当天,东西两个旅从此前的防线撤下来。由于此前两个旅的汇合失败,西部旅的余部独自扛起了维多利亚港和南部地区的防御。而东部旅的皇家步枪营在得到命令稍作休整后,发起了看似不可能成功的反攻。他们在26人阵亡,75人受伤的情况下,用刺刀夺回了之前在香港岛南部丢失的防线。可到了25日,日军已经开始包围马尔比的指挥部,在城内物资急缺,城市供水被掐断的情况下,驻防军最终选择了投降。

此后,米字旗在香港落下,转而迎来了日章旗。而被俘虏的加军先是被日军单独关押在北角的监狱里,到了1943年1月,他们中又有1名军官和1183士兵被送往日本本土从事体力劳动,这些人最后两年里饱受各种折磨,许多人没撑到胜利的到来。

▲被送去日本本土的加拿大战俘(这只是一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