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拼的终点,也只不过是别人唾手可得的起点

好好读书才有未来

上个好大学,你就会出人头地啦

这是考爸考妈和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唠叨。

2018年高考刚刚结束,高考真的是一个孩子人生中唯一的“出路”吗?

相信对于绝大多数的家长来讲,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但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讲,努力奋斗的终点,就是他们唾手可得的起点。最近,看了一部名为《出·路》的纪录片,导演用了零散的6年的时间,去跟拍3个完全不同的孩子,用身边最真实的、最贴近生活的故事,一层一层的揭示这个答案。

在这篇纪录片中,主角之一的马百娟,是一名甘肃白银市会宁县野鹊沟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所学校只有一排破砖房、5名学生,和2位乡村老师,要不是校长的极力说服,马丽娟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6年的时间内,她辍学了。她父亲的原话是,“上学要打工,不上学也要打工,为什么要上学?”

第二位主角是徐佳,是一位复读了3年的学生。徐佳的爸爸因意外去世,而父亲的遗愿就是希望儿子能考个好大学。为了实现爸爸的愿望,已经两次与大学失之交臂的他,再次选择复读,而他的希望就是,能够把大学通知书带到爸爸墓前。“即使是打工,也肯定是要文凭高的,不要低的”这是徐佳妈妈的简单想法。6年的时间内,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在在电力公司上班,他买了车、买了房,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终于在武汉站稳了脚跟,总算挤进了城市中产的队伍。

第三位主角是袁晗寒,一位从央美附中退学在家的少女。退学后开过酒吧,店铺租金一年就要2万块,她自己也知道这个价格挺贵的,但妈妈却说:“去学校也要钱,就当交学费了。”6年时间内,远赴德国继续学习艺术,拿到了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的艺术硕士学位。回国后她先是去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实习,同年,在北京注册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品投资公司。

以上并不是杜撰,而是真实的现实生活。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区,但人生的考题却从一开始就分了AB卷,我们对别人手中的试题一无所知,只能被自己手中的选择题搞得焦头烂额。

“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这句话问出了许多人的无奈。马百娟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只不过是县城。而县城男孩徐佳努力打拼的终点,也只不过是北京女孩袁晗寒唾手可得的起点。

高考是唯一的出路吗?徐佳说,高考前,他觉得高考是唯一的出路,上了大学后,他再回头看,又觉得不是,他可以打工、可以创业。但在之前的那个时刻,他是看不到这些的。

高考只是人生当中的一个过程,并不是人生的所有。对于小地方的人来说,高考,是他们唯一可以获得公平的渠道。如果错过了,当然也可以再努力去寻找其他的出路,出路一定是有的。而高考和人生中的其他关卡是一样的,这只是一个选择,也不是所有人都要通过它去寻找出属于自己的路。

作为主角的徐佳,看过袁晗寒和马百娟的素材,他说,他也接受这种不公平,但是他要十分的努力,这样,他的下一代才不会像他一样,就有可能接近袁晗寒的这种机会。而袁晗寒则在拍摄时说,她出生在她现在的家庭里,这不是她能够选择的。

虽然高考的确存在种种弊端,但毫不夸张地说,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如今依然是实现阶层逆袭的最好捷径。

越努力越幸运,若是起跑落后,那就用汗水换来更好的明天!

来源于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