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乡村械斗死伤竟达数千人?揭秘被遗忘的中国械斗文化

编者按:提起宗族械斗,现在的人可能大多觉得都是非常久远以前的事情了。但实际上乡村中的宗族械斗一直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直至今日依然屡禁不绝。根据报道,2015年,江西上饶余干就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宗族械斗,场面十分惊人,由于该地大姓往往十几个同姓村同修一个族谱,两个大姓宗族因为琐事引发出全面冲突,二、三十个村的村民手持叉子以及钢管切削出来的管叉走上街头械斗,长枪如林的场面仿佛回到了冷兵器时代。

无论古今,农村乡下的庄寨基本都是聚族而居,各自占地盘,乡下的豪绅也是各自扩张自己的势力。而发展到一定程度,乡下的庄寨密布,各家的田园相接交错,利益矛盾自然就会不断产生。当庄寨间的矛盾逐渐尖税化的时候,就会爆发出现庄寨间的大规模械斗。

过去宗族械斗的起火点,一般来说多是因为水利种植或者因为商贸的冲突。过去,乡下各宗族中的族规中也规定村里成年青壮男人必须参加整个村族的集体械斗行动,甚至有的族规干脆是由族中豪绅开龛门宣布的,规定族人必须遵守。

中国最著名的械斗就是成就了赫赫威名的戚家军。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戚继光在路过浙江义乌,目睹了当时义务的乡间械斗。义乌械斗自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六月起,历时四个月,直到十月秋收方告结束。当时参战双方是义乌本地矿工以及乡民,对阵从当时永康赶来的开矿矿工。当时双方参与械斗的人数累计达三万人左右,仅仅死伤就高达二千五百余人。这等规模的械斗连见过各种大战的戚继光都被震撼,于是招收义乌兵,组建成了戚家军的班底。

当然,历史上,国家层面对于这种宗族械斗已有禁令。比如清代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上谕:“严禁广东顶凶、掳赎、械斗诸弊。如有前项弊端,即行从严惩治。”然而对于这种乡间械斗来说,根本屡禁不止,难以断绝。在清代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五月初八日。石咀陈姓与岭背林姓在沙塘圩因为番摊赌博的收费产生冲突。

岭背的林姓率先开枪,并且直接开战进攻山咀和陈冲的陈姓。当时天湖乡、凌冲陈姓得知后先后赶来支援,开战反攻罗坑的林姓,当时杀死林姓数十人。这种大规模械斗被新会知县彭君谷率兵进行镇压。当时验实林姓总共死五十五人、陈姓总共死三人。知县彭君谷最终判定陈姓赔林姓五十二命,每命二百两白银,共赔白银一万零四百两作为了结。

而两边宗族矛盾并未因此平息,依然不断进行械斗,最大的一起是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4月20日。据当时《四邑平报》刊载,首先是林姓拆沙塘圩,然后陈姓与林姓产生争斗。接着林姓请来县兵助拳,直接攻入了陈冲,烧杀抢掠杀死了近百人。第二天,林姓又联络其他七姓联盟开始进攻锦江、山咀、天湖等村,导致陈姓死伤数以百计。

冲突械斗一直持续至8月底,当时县知事宾毅最终派兵镇压并且乘机勒索了数千银元。最终结果是陈姓各村人全面败走他乡流离遍野。这次持续日久的械斗导致陈姓各村被毁铺房一万两千余间,死四百二十七人,共被掳去妇孺二百五十二人。但是林姓也并非毫无损伤,林姓的岭背也被焚屋二千四百余间,朗头被烧屋一千三百余间。

直到1925年,日本人涉谷刚到广东调查发现,在东莞,番禹等十县,民团的枪支就超过二十万支。1926年,清远县宗族械斗,双方各自都有上万支步枪。在花县三华店乡与毕村进行械斗,万枪齐射。所以对比看来,现在的那些民间械斗新闻跟当年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