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道日报】清明:气清景明春光好

题解: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朝的《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起初,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自唐代以后这两个节日就合为一天了。

谚语说“冷到寒食,热到秋分”。寒食节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意思是到了清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就不冷了,进入了真正的春季。但此间的天气,南方与北方好似两重天,北方干燥少雨,南方湿润多雨。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景色宜人。

桃红柳绿雨纷纷

清明节气的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时节,人们还会抽出时间成群结伴地爬山、郊游。有时赶上春雨飘洒,还可以看到春日的彩虹。清明带给大地的是无限生机。

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般是指我国南方春季的降水频繁。4月江南雨日大多数在16天左右,雨量在100毫米以上,部分地区雨量还要更多。这时天气常常时阴时晴,充沛的水分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此时华南的气温已经达到15摄氏度以上,而且,雨量也继续增多。

春耕植树种稻忙

清明节气的气温很适宜植物的生长,是植树造林的最好时机,同时也是小麦生长最旺盛的时候。“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

“春争日,夏争时”,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人们纷纷挽起袖子,卷起裤管,下田抢晴播种早播。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摄氏度,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冷尾暖头。

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此时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祭祖 传承文化

“清明”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和祭祀有关。

西周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曾被忠臣介子推救活了性命。重耳振兴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后,让介子推做官,介子推躲进深山,后被大火烧死。重耳为了祭奠被大火烧死的忠臣,下令每年此日禁烟火,不可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

寒食节就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多年来,老百姓都把清明节视为祭祀祖先和扫墓的重要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