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里吟诵的“苔花”是花吗?

前段时间,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里的感人演绎,让平时乏人问津的“苔花”一夜之间红遍神州。“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那么,这里的“苔花”真的是苔藓的花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苔藓植物单层细胞的叶——立碗藓属群落(摄影/左勤)

古诗里的“苔花”到底是啥?

其实,苔藓植物其实都不能开花, 那么诗人笔下米粒大小、形色如花的结构究竟出自于谁,又是什么东西呢?

有趣的是,我们恰能在苔藓植物体上找到相似的结构,例如花状的植物体、生殖苞叶、生殖托,或者色彩靓丽的孢子体等。诗人袁枚居住的小仓山随园(遗址位于现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曾是个既有“丛山、峻岭、茂林、修竹”,也有亭台楼阁和人烟的地方。

于是我们大胆地推测,“苔花”或许是南京城内或周边能找到的某些苔藓植物体上的这些结构。比如,小金发藓属植物繁殖期的雄株,先端具莲座状结构,看起来就像一朵花,可帮助精子在雨滴溅射中扩散;某些真藓属植物繁殖期的雄株,莲座状的植物体先端密布橙色的精子器,同样如花般美丽;地钱属等叶状体苔类植物,繁殖期植物体上形成花状的雌雄生殖托;而在长江流域的人居环境中常见的葫芦藓,不同成熟阶段的鲜艳孢子体也形色似花。

一种真藓的雄株

针对“苔花”,当然还有其他猜测,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它是地衣子实体的可能性,不过“苔花”和苔藓植物的关联终究大些。

才华横溢、仕途却并不顺遂的袁枚在接近天命之年写下这首小诗时,所见的究竟是哪种“苔花”,又是怎样的心境,如今的我们恐怕再也不得而知。但苔藓植物的确有触动人心的力量,它们中的多数个体微小、貌不惊人,却常常在严苛的环境中生生不息呢。

撰文/左勤 张力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