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年前的今天,日本明治维新的最大功臣大久保利通被刺身亡

(万象特约作者:雪爪淤泥)

【1878年5月14日】140年前的今天,日本明治维新的最大功臣之一大久保利通被刺身亡

【以清朝为鉴的精忠组】

1830年9月26日,大久保利通出生于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的下级武士家庭。少年读书期间,结识了西乡隆盛。大久保的武术表现不佳,但学习成绩不错。1846年(16岁),大久保成为萨摩藩的一名书记员。在随后的20年里,他和西乡隆盛两人,逐渐掌握了萨摩藩的实权。

1868年(38岁),大久保等40余人结成政治团体“精忠组”,大家经常聚会讨论天下大事,思考如何使日本免蹈中国鸦片战争中失败的覆辙。

(在鹿儿岛的大久保利通雕像)

【要富国强兵的大藏卿】

同年,大久保与朝廷公卿合作,发动了宫廷政变。朝廷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将军。在随后的戊辰战争中,西乡隆盛消灭了幕府,明治新政权建立起来了。

(戊辰战争中,萨摩藩的武士们)

1871年6月,大久保任大藏卿(财政部部长),手握大权。为了了解西方,明治天皇派出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大久保为副使的“岩仓使团”,历时1年10个月,巡访欧美10多个国家。对日本决定西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德国首相俾斯麦接见“岩仓使团”,说:“方今世界各国,……乃强弱相凌,大小相侮。弱小国家要想独立自主,必须振兴国力,既要富国,又要强兵!”大久保非常认同。

(走访欧美的岩仓使节团,大久保利通(右一))

【剪掉长发的内务卿】

1873年10月(43岁),日本政府为是否征伐朝鲜争论不休,形成了“征韩派”和“内治派”两派。最终,“内治派”取得了胜利,大久保任内务卿,掌控大权。这段时间被称为大久保政权。

大久保在政治上,学习英国,以建立君主立宪作为理想;在其他方面,则学习德国,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政策。如三菱公司就在此时起家,得到政府连续15年、每年25万日元的补助金。

作为“文明开化”的带头人,大久保虽然不会跳交际舞,但也常常出席舞会。他还率先剪短长发,朝见天皇,震惊朝野。10天后,明治天皇也剪短头发,群臣只好竞相仿效。文明开化政策迅速得以推广。

【被瓦解的武士阶层】

1874年,日本派兵侵略台湾,1875年侵略朝鲜。大久保认为,日本最大的外部敌人是俄国。他力排众议启用戊辰战争中的对手榎本武扬,派他出使俄国。榎本武扬不负众望,与俄国签订了《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解决了日本的北方边患问题。

1876年,发布了废刀令,强力推行“秩禄处分”,剥夺了武士阶级的俸禄,从而使得日本武士阶级彻底瓦解,大大促进了明治维新的进程。

(曾经是带刀武士的大久保利通(右))

【还有后来人的刺杀】

1878年5月14日,大久保在去上班的路上,突然遭到6名“征韩党”的袭击,大久保当场死亡,时年48岁。

大久保死后,伊藤博文等人继续推行大久保的“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三大政策!经过这几十年的明治维新,日本迅速强大起来,把羸弱的大清国踩在了脚下。

(大久保利通之墓)

(本文是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23篇作品,是营员“雪爪淤泥”的第4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