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人生》中的生理学与经济学分析

《缩小人生》海报

《缩小人生》是马特·达蒙主演的美国科幻喜剧片,原英文片名《Downsizing》,于2017年年中上映。片中发明了一种让人体按比例大幅缩小但又不影响生理机能的奇妙技术,这种技术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马特·达蒙饰演的男主角保罗因为生活失意,打算说服妻子共同缩小,结果妻子临阵退缩,已经缩小了的保罗只有无奈地接受现实,和其他形形色色的人共同开始小尺寸的新生活。

人体缩小并不是新想法,早在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作品《格列佛游记》中,作者就活灵活现地描绘过一个居民平均身高只有十五厘米左右的小人国,而在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短篇小说《微纪元》里,未来人类的体型甚至缩小了十亿倍,几乎变成了一个细胞。在这种尺度下,这样的“人”是否还能像正常大小的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

动物界有一条显著的规律:动物尺寸等比例缩放时,皮肤表面积按平方增长,而身体体积按立方增长。后者涉及到发热,前者涉及到散热。如果动物体积太大,体内发热的能力将远超皮肤的散热能力,容易造就动物体温偏高,难以生存。而当动物体积过小时,散热能力相对变强,体温便容易受外界寒冷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少小体积的动物,要不就是拥有厚的毛发以保暖,要不就是拥有冬眠的能力以抵御寒冷。小体积的人类也摆脱不了这项规律。如果在远古时期,人类进化的分支中出现了体型十几厘米的古老个体,那么他们将面临极其严峻的严寒考验,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在冰河期被淘汰。

人类从古猿走到现在,智力在进化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类依赖智力的优势制作工具、建造社会、发展科技,牢牢地在地球上占据了霸主的位置。在动物界,智力的来源是大脑,而在动物的大脑结构没有决定性的进化突破之前,物种的平均脑容量以及脑容量与物种体积的比值直接决定了智力发展的上限。我们人类的颅腔平均容量有1500毫升,与人类的体积相比相当的高。当然,这两个指标也不是完全绝对的,因为动物界里有不少大型动物如蓝鲸、大象等的脑容量远大于人类,而且有部分小型物种如小鼠与部分鸟类等,虽然脑容量小,但体积更小,它们的脑容量与体积的比值也超过了人类。它们没有成为地球霸主的原因显然是因为体型因素:在地球的引力条件下,陆生动物的体型如果太大,其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负担会很重,对食物的消耗也很多,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如果体型太小,则肌肉力量不足,无法进行必要的劳动与生产,也就无法进化出能改造自然的劳动型社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体型适中且脑容量足够大的人类的确是得天独厚,无比幸运。

如果人类真的缩小到了这部影片中所描述的尺寸,首先对环境温度的适应必然是拦在微型人类前面的第一个困难,所幸现代社会不是远古,现在到处都有空调和暖气,应对起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其次,缩小的肌肉,其力量必然大幅弱化,变细的骨骼,其坚固程度也会下降很多,导致微型人类很难进行普通的体力劳动,所幸现代社会自动化程度很高,不需要微型人类亲自去做搬砖一类的重体力活儿,而是可以用机械代替。再者,影片所描述的缩小并不是全体人类全部参与,而是有选择地进行,大部分未进入缩小之列的人类,其体型仍旧正常,能够继续维持社会的运转。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也就是俗话说的既有一双手,又有一张嘴。显而易见,微型人类个体无论是对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的消费量都远低于正常人类。影片中,相当多的正常人类收入微薄,无法满足奢华的生活,但如果接受了缩小手术,则其购买力完全能够满足豪华缩微住宅以及日常高消费的需要,譬如片中借广告之口说一整套微型钻石项链耳环等只需要八十多美元,并且这八十美元还是微型人类一家两个月的食物成本,这点儿食物成本要搁正常体型的人类上,估计得饿成照片。

正因为缩小后生活成本大幅降低,微型人类很容易凭已有的收入过上奢华生活,因此影片中很多人光凭这一个原因便走上了缩小之路,既避开了生活的压力,还能无忧无虑享乐,听起来的确很有吸引力。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片中一部分选择缩小的居民自身社会创造价值并不多,也就是俗话说的“混得不好”,但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又必须为其支出足够的资金以保障其生活,于是造成了个人事实上的“入不敷出”,实际上是靠其他纳税人供养着。这种情况下如果这批居民能够缩小身体,福利保障支出包括医保、养老金等必然大幅降低,当局是很乐意看到这个结果的。

说得鸡汤一点,将人“宠物化”并圈养起来,容易导致当事人们只知道享乐而失去人生的真正目标,虽然说不同的人对人生目标理解不同,有些人觉得享乐本身就是人生终极目标,但作为一部科幻影片,《缩小人生》似乎也不适合正大光明地宣传这种“腐朽”的价值观,因此片中最后安排了一批缩小的人立志去探险,去寻找大尺寸人类所无法发现的秘密,不过男主角保罗最后又临阵退缩选择留下和爱人在一起,真可谓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如果缩小的人类要摆脱“享乐”“宠物化”等标签,那么只能用是否创造社会价值以及创造的多寡来衡量。前面提到过体力劳动不适合他们,只有脑力劳动与语言方面的劳动如科学研究、编程开发、演讲授课、艺术演出与创作等才有用武之地。如果他们大部分人能真正从事类似的劳动,获得收入并纳税,那才是大尺寸人类和微型人类的合理社会分工,而不是微型人类被当宠物圈养。也许,被社会压力逼迫而逃避现实选择缩小的人们,在充分享受了小尺寸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奢华并且久而久之觉得无聊的时候,没准会重新燃起拼搏的意志与信心,能够积极地从事所爱好的工作,这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缩小的人生,碰到的问题一定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影片作品,所探讨的角度也不同。像今年春节期间刚上映的《熊出没之变形记》,熊大熊二光头强也都意外缩小成了昆虫大小,他们眼里的草丛变成了浓密的原始森林,青蛙成了大怪兽,视觉上出现了强烈的差异化对比。不过,他们的缩小只是暂时的,没多久又恢复原状,因此只是单纯的亲情与历险,不涉及到社会学问题,本文的分析也就不适用了。

作者:刘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