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资金该不该交还市场主动权

本报特约评论:关于国家队资金是否有序退出,把主动权交还给市场的讨论,一直存在。然而,从国家队资金的运作动向来看,目前仍然在市场中占据着一定的话语权、主动权。

随着2017年报的披露结束,一季报数据的陆续发布,国家队资金的系列调仓行为也备受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其中,从近期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末部分公募国家队资金的份额出现了赎回,净赎回比例较大。与此同时,作为国家队资金的代表证金公司、汇金公司,其完成了一系列的调仓行为,并从公开数据显示,证金减持部分银行股的迹象比较明显,而相应的持股规模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在金融市场逐渐开放、市场化程度逐渐提升的背景下,国家队资金的频繁高抛低吸的行为,或多或少影响到股票市场的市场化发展过程。在此期间,对于证金公司增而不举的举动,更是让市场感到了忧虑。确实,纵观这些年来,但凡证金公司增而不举的上市公司,随后都难免发生国家队资金调仓乃至减持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因A股市场信息披露的滞后性,当年报出炉之际,我们看到的是部分大资金大机构的增持行为,但一季报后我们却看到了部分机构早已完成了减持套现的举动。由此可见,如果根据公开信息进行投资参考,其投资准确率反而不高,甚至会因信息披露的不对称而产生不必要的投资风险。

由此可见,如果信息披露不对称的现象不得到本质上的解决,大资金大机构与普通散户之间还是会存在不少的投资差距。至于金融市场逐渐开放的大趋势,未来与普通散户进行较量的,不仅仅是国家队资金等国内大资金大机构,而且还会牵涉到更多的外资资金机构。

不可否认的是,在之前股市非理性波动的过程中,国家队资金往往可以起到较好的护盘影响,对市场的稳定构成了比较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市场逐渐步入平稳,我们确实需要重新考虑国家队资金在资本市场中的实际话语权。

实际上,无论是证金公司、养老基金,还是社保基金、外资资金等,都基本上离不开保值增值的需求,而其盈利性、非透明性的投资交易,反而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与之相比,A股市场更需要的是非盈利性、透明性的平准基金参与其中。简而言之,只有不以盈利为目的,且保障市场公平透明交易的大资金大机构,才能够更合理、公平维护市场的稳定性,这也是投资者期待的救市资金。

如今,临近政策底部的A股市场,虽然估值压力、系统性风险已经得到了较好地压低,但仍不能够掉以轻心。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根基仍不够牢固,而防风险、守底线依旧是当下市场的主要政策底线;另一方面则在于外部市场环境的不明朗,而贸易谈判后,双方后续的出牌情况,反而给了全球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因素。除此以外,虽然质押新规出炉,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平仓风险仍然存在,加上A股融资扩容压力与减持压力的同时存在,却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时下市场所面临的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