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何时该说“不”,何时给绿灯?1张原创流程图告诉你

原创 | 发愤的草莓

很多父母在职场自信干练,可是一带娃,心力交瘁。

最烦心的就是,孩子做出你无法接受的行为——

不小心打翻牛奶,洒在地毯上

穿鞋磨磨蹭蹭,半天都没搞定

总跑到厕所里玩水,衣服换了一件又一件

听音乐时,把声音开得极大

用完东西后不放回原处,弄得很乱

动不动就哭,说几句哭得更厉害

吃饭不认真,嘴巴油乎乎就往椅套上蹭

.......

在老一辈人看来,解决办法太简单。他们认为孩子归属自己,父母有权用特定的形式塑造孩子。所以,凡不合父母意,全部不许做就好,省时省力省心。

但这样一刀切的做法,真的好吗?

孩子会想,为什么大人说的话总是对,我说就错?长久以后,造成亲子间针尖对麦芒,谁也不想看到。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亲子互动时,什么时候给绿灯?什么时候该说“不”?如何优雅地说“不”,让孩子听进心里,铺就自信与自尊的成长底色?

这一度让我头痛。说得严肃点,把孩子养好,可能是一个比造火箭还难的事情。

造火箭可以先确认原理,然后画图纸,找材料,然后造出来。即便坏了,重新造就可以,但养孩子是一锤子买卖。而且孩子面向瞬息万变的未来,父母更不能靠摸着石头过河,不能凭感觉带娃。

阅读几十本育儿书籍之后,发愤的草莓结合实践,画了2张拿来可用的“亲子互动流程图”,感觉思路清晰许多。

其中1张正是关于孩子出现不符期待的行为,父母应该怎么做的。这就拿出来和你分享,请看左边红色框的那部分——


01

用好这个流程图,家长首先要克制情绪、改变视角、关注长远。

有的妈妈说,累得不行时,什么理念都抛到九霄云外,剩下的只有大吼大叫。然而,回头心里内疚得很。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控制不住情绪。

都说“育儿育己”,希望孩子不要闹情绪,但我们先把情绪闹出来了,怎么给他做好榜样?

所以,面对孩子不恰当的行为举止,首先不能让情绪之火喷涌而出。

怎么控制?可以想想,是什么按下我们的情绪开关?——原来,是心中有一道等式,孩子的行为=不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们不是生了一个听话的机器宝宝,而是一个人,人都会犯错。孩子年幼时犯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必将是一个极佳的教育机会。

孩子的每一次出错 = 一次成长机会

是不是茅塞顿开?哪里还来的情绪爆发?高兴都来不及呢!转换视角,世界从枯藤老树变成繁花满目。

到这里还没完,接下来要采取行动,给孩子有益的影响。那以什么为原则决定父母的行动呢?

之前群里有个宝妈朋友说,小时候父母不让她哭,每次吼她:“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她说确实看起来不哭了,但只是不敢在父母面前哭,想流泪就偷偷躲到被窝里。

听着心酸。你看,以后孩子有什么心事,有什么难过的事儿,因为不让哭,父母压根不知道。

中国的古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从长远来看,打骂会让孩子将注意力放在惩罚上——下次该如何逃避,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关注和反思行为。家长充其量得到暂时的服从、表面的服从。

当然,新一代父母普遍知道,还有其它方式可以取代打骂惩罚。决定使用什么方式,要指向家长的长远育儿目标。

假使你希望他未来独立自主,某天出门前,5岁的孩子磨磨蹭蹭,鞋带绑了好多次都没完成,你要不要赶紧出手?当你关注长远,就发现,和孩子慢吞吞相比,让她自己尝试把鞋带绑好更符合目标。

有长远的目标,如同手握着一块“试金石”。

犹豫的每一个瞬间,想想“即将采取的行为是否能让孩子靠近这个目标?”


02

在克制情绪、改变视角、关注长远3个原则之下看孩子的行为,哪怕举止不如愿,我们也更容易心平气和地解决。

解决的流程分为“四看”。

第一看,孩子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到别人,危及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家长不由分说,马上制止。有时候,大庭广众之下,孩子的哭闹影响到现场活动气氛,家长可先想办法抱离现场。

更关键的是,让他知道刚才的行为会产生的影响。可以先说出家长所看到的,并提出问题。

比如,孩子刚才重重地推了小伙伴一把,可以说:“小伙伴的话让你感到困惑,是吗?但是你推他之后,他看起来很难受,很痛苦。下次困惑时,你觉得怎么做更合适一些?”

这样的提问是邀请孩子共同来思考,让事情变得更好的办法,虽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是可以明显增加孩子的责任感,反思行为是否理性。

如果孩子的行为不会影响到别人,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那么我们就进入第二看——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年龄和个性特点。

比如,一个小孩子总把手指放到嘴里,很多家长第一时间关注“吃手”的行为:“宝宝,手上有细菌,太脏!快把手手拿出来。”总之,一定不会让孩子放手到嘴里。

其实,这行为并不危害安全,也不影响别人,不需要马上制止。家长应该先学习了解孩子会不会有什么特殊情况。

意大利早期教育专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发现,儿童在某一时期会对于某些技能特别敏感。而1岁以内的小婴孩会进入“口腔敏感期”,喜欢用口腔探索世界,而手就成了第一个探索的对象。

这时候,父母知道,“吃手”是到了特定阶段的正常现象,大可以把孩子的手洗干净,让他玩个够。实在看不下去,可以寻找其它替代品满足正常需求。

又如,孩子抢别人的玩具,家长总会焦虑。

其实,先别焦虑,首先问问孩子多大了。4岁之前属正常现象。不是因为孩子坏,而是他们正在发展自我概念,而幼儿的自我概念跟他拥有的东西相关,他们通过占用物品体验自我的存在感。

当父母分析之后,发现这个行为是符合年龄特点,家长要给予理解;如果不太喜欢他们的行为方式,尝试给出若干个行为选项,由他们选择。

如果孩子的特殊行为不符合年龄或个性特色,那么我们就进入第三看——家长的要求是否会超过孩子的能力。

有时候,问题并不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家长提出的要求。

比如,拿根鞭子坐在旁边,要求3岁的孩子乖乖练钢琴。可是一个3岁孩子的专注力能多长时间?20分钟就挺多的,若是练琴的过程痛苦不堪,强迫坐上半个小时,不哭不闹才奇怪了。

类似的情况还有,家长说,孩子拼图一错就放弃,搭积木一倒就哭,学舞蹈不肯练新的动作。

这时候,可以为孩子搭脚手架。所谓“脚手架”,是指为孩子定下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帮他调整任务难度,变得更好玩有趣一点。

类似于建楼房时,提供临时支持的支架,等到孩子能够独立做某事时,家长撤下这些脚手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得到增强,自信的苗子也会在心里慢慢茁壮成长。

如果,孩子的闹腾不是家长的要求超过能力,那么一般是某个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时候,我们就要进入第四看——孩子得不到满足的需求是否合理,根据情况采取行动。

按照心理学上自我决定论的说法,自主、胜任、归属三个需求特别重要。

比如,很多家庭在第二个宝宝出生后不久,会发现以前脾气好好的大宝,突然出现闹腾的情况。那是孩子感觉到地位动摇,希望通过奇奇怪怪的行为来引起关注。这是归属感需求的问题。

这时候,找需求是家长解决问题最常见的做法,而难点在于分析需求。

因为,父母常把自己的需求当做是孩子的需求,另外,孩子讲出来的需求,也可能是假的,他们也说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比如,有的孩子想买某个玩具,他以为是自己想玩。实际上是看到朋友们都有,他也想要,想通过玩具融入圈子,是归属感的需求。

如果孩子的需求合理,是否一定要满足?那还要看看现实客观的情况能不能满足,合不合乎规矩。

如果是,家长不妨分类满足或延迟满足。

“自主感”得不到满足时,家长要放开手脚,给孩子更多做决定的机会。

“归属感”得不到满足时,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关注,让他们体会父母的关爱。

“胜任感”得不到满足时,家长要通过共情、鼓励、搭脚手架等方式,让他感到“我能”。

比如,3岁的孩子玩积木,由于一盖房子就倒,弄了几次之后,心里特别恼火,把积木扔得满地都是。这是孩子遇挫折了,三大需求中的“胜任感”得不到满足。

家长可以帮他满足这个需求,让他再接再厉:“积木倒了,你有点着急是不是?爸爸妈妈跟你这么大时,搭积木也经常会倒。我看昨天搭积木的时候,你动作慢一点,就放得很稳,现在我陪你重新搭一个,好不好?”

等完成之后,再通过提问,让他思考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更好一些。

如果孩子得不到满足的需求不合理,或不合规矩,那么家长要温柔地拒绝,同时进行情绪疏导。

比如一个孩子在水池边玩水,他的需求是自主地玩,但是水池的水很脏,这种玩法很容易弄湿衣服,让他着凉感冒,不合规矩,家长无法满足他玩水的想法,上前阻止时,孩子大哭大闹,特别抵抗。这时,情绪疏导3步走要上场。

第1步,接纳情绪,积极倾听和共情。

孩子哭闹,父母不要怕听哭声。先全神贯注地倾听他说什么,用简单的话回应需求,帮助认识抽象的情绪感受。

比如说:“宝宝,我知道你还想多玩一会儿,对不对?所以你感到很烦,看起来很生气。”

第2步,描述事实、给予简单的提示。

等待孩子情绪缓和冷静后,可以说出事实:“宝宝,玩水会把衣服弄湿了,我们担心你会着凉,会生病。”

但不要说: “让你别玩水,你老是不听,怎么倔得跟头驴一样?”话语中带着指责,会引发孩子进入对抗状态。

第3步,引导关注解决方案。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方式。从生理上讲,游戏会刺激孩子体内产生啡肽这类荷尔蒙,让他们感觉舒服。

像上面的例子,父母可以对玩水的孩子说:“你真的很想在水池边玩水,现在要是能让你一直玩下去,肯定很开心。我想,你可能是太久没玩水,要不爸爸妈妈和你回家里打一盆水放小船玩?现在一起走回家,看谁走得快,好不好?”

再举个刷牙的例子。

很多孩子一开始是拒绝刷牙的。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可以让他们想象牙刷是一个飞机在嘴里面起飞和降落。

还可以给他一些选择的空间。

先买两把不同颜色的牙刷,让他选择今天要这支牙刷,还是那个牙刷。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问他,你要先刷牙后洗澡,还是先洗澡后刷牙。

还可以问这次你要爸爸陪你刷,还是妈妈陪你刷。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体验到自主的感觉,他会更愿意参与这件事情。

当然,有时候家长该说的话都说了,孩子还会坚持自己的想法。特别对于年龄比较大的孩子,游戏化的方式用不上。怎么办呢?

如果这事并非原则性的规矩,有灵活的空间,家长不妨想办法赢得孩子合作。

请孩子一起讨论,提出解决方法,讨论完毕后用白纸黑字,以契约的形式记下来(很适合小学3年级以上的孩子)。这样,一方面解决了问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孩子合作的能力。

具体的方法可以参照《父母效能训练手册》里237页提供的6大步骤:

  • 发现和定义双方需求

  • 产生可能的备选解决方案

  • 逐个评估备选解决方案

  • 决定最好的可接受解决方案

  • 执行决定

  • 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追踪评估与调整


03

到这里,整个流程图讲解完毕。也许你会发晕,这么长的流程图,哪记得住?

别急别急!这里为你整理了这当中的3大重要做法,先记住这些也够了。

第一,关注需求。

家长眼中常常看到的是,孩子因屁大点事儿就哭。但对孩子来说,那根本不是小事,而且很可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他们闹腾不配合,只是还没有能力去理解自己产生不安的原因,或者没有能力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感受,或者是什么真实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但不少父母关注在孩子的“行为”表面,不管其他事,只要行为上不符合家长期待的,一定会被使用权威和权力强行禁止。在传统的育儿手段中,潜台词是“孩子还小,不懂事,所有行为必须听老子的”。

而这个流程图提倡,不能只看到孩子的行为好与坏,要充分考虑孩子年龄、个性、想法、感受、需求,再决定如何互动。每一次父母为孩子头疼时,都要想想在孩子的自主、胜任、归属三个需求中,是哪一个或哪几个缺失了。

就像身体发烧,单纯压制发烧肯定是不妥的。因为发烧只是一个表象,而引发原因是身体内部哪里发炎,或有病毒入侵,发烧只是机体作出的反应,需要医生去甄别原因是什么,才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这里的潜台词是“孩子虽小,也要以大人的标准来尊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不”。

第二,恰当表达。

有位妈妈带孩子逛大街,回家后让孩子把今天看到的场景画下来,结果孩子画了很多纵向直线。

妈妈很诧异,本想让孩子画大街上的风景,没想到竟是这内容。最后当妈妈蹲下来问孩子时,发现在孩子的高度上,逛街时只能看到大人们行走的腿。

“父母以为的”和“孩子感受到的”,常常不同。所以,父母爱孩子的想法,要以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得到。

表达爱,不是靠每天说1000遍“我爱你”,不是靠刀子嘴豆腐心,也不是对孩子的行为狠狠惩罚一下,一会儿又觉得过意不去,马上买了个冰淇淋什么的哄孩子开心,

而是要去除命令、指挥、警告、威胁、说教、直接给答案、辩论、责备、嘲笑、羞辱、过度表扬、质问、否认情绪等形式,少用“你”开头的信息——

你不应该那样做。

你为什么不乖乖的?

你真是个熊孩子!

多用“我”开头的信息,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说话。像这样——

你放学没有按时回家,我担心你。

我不喜欢被踢,太疼了。

我太累了,想安静一下。

你看,都是达到相同的目的,后面的句子明显更舒服。

此外,父母还可以采用“多问少说”的形式,真切了解孩子的想法。

比如,不洗澡的行为背后,有的孩子是觉得水温太烫,有的是讨厌水溅到眼睛里,有的是父母洗得不舒服,有的是怕错过精彩的动画片。勒令强求他马上进浴室,不如先问问他为什么不喜欢洗澡。

注意,这里的“提问”不要采用反问句的形式。“你是怎么啦?我不是告诉你不要做某件事吗?”这种听起来让人不好受。

当然,有的孩子太小,他不能用语言充分表达出感受,那这个“多问”可以解释为家长问自己,将所有有助于弄清情况的线索拼凑起来,找到孩子不配合的原因。

第三,并肩协作。

有的家长会担忧,上面的方法会不会让孩子看不起我?

亲子关系常被看作是“零和游戏”,意味着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不是你输我赢,就是你赢我输。

其实,我们可以做到“双赢”,皆大欢喜,避免亲子关系间的“战争”。那就要,把每一次意见分歧,当作是父母与孩子并肩协作、共同进步的时机。

比如,孩子看电视或玩电脑时间太长,是很多家长头痛的。有家长会想,那干脆把电视和电脑直接从孩子的生活中撤掉,或者直接勒令禁止看电视或电脑。

换位思考一下,电视和电脑对孩子极有吸引力。但如果孩子沉溺其中,就需要父母多关注。

可能是孩子没有大人陪玩,或者是借机逃避社交活动,或者是他们没有发现阅读这类更有意思的事情,或者是闲下来没事干,或者是觉得朋友们都这样。

也许孩子本身也没弄清为啥会沉溺,以及该怎么办,他也需要有人拉一把。父母不妨找个时间坐下来,和孩子共同找到限制看电视或玩电脑时长的合理办法。

另外,父母希望孩子怎样,与其叨叨说个不停,不如真接用行动表明。想让孩子少看电视,少玩电脑,自己先做到,身教大于言传,比什么都强。这就是和孩子并肩协作了。

以上做法,不管方式步骤怎么样,最关键的一点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能“哦,爸爸妈妈是关心我的,他们知道我的情绪和需求”,从而体会到亲子之间真诚、亲密、信任的爱。

我想分享的内容大概就这样,小结一下上面的内容,三原则,四个“看”,三做法分别是——

三原则:

  • 克制情绪

  • 改变视角

  • 专注长远

四个“看”:

一看,孩子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到别人,危及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

二看,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年龄和个性特点。

三看,家长的要求是否会超过孩子的能力。

四看,孩子得不到满足的需求是否合理,根据情况采取行动。

三做法:

  • 关注需求

  • 恰当表达

  • 并肩协作

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会不会变得谨小慎微,担心一不留神伤害了孩子?

请不要害怕。我们是人,不是完美的父母,无法每时每刻都做得很棒。

极其和谐的亲子关系,是育儿道路上大步狂奔追求的理想,只能无限接近。就像健康是每个人所期待的,但根本无法做到一辈子不生病那样。

但只要我们常常提醒,提醒自己做更好的父母,哪怕有一天不小心使用了一般意义上的管制,起码也能避免过度伤害。

最后,分享演员马伊俐的育儿感悟——

感谢孩子们无私无畏地选择我们当父母,让我们在他们身上可能犯错,还一直那么爱我们!

这句话送给每一位阅读本文的读者,愿我们一起同行!

聊一聊:你有什么亲子互动的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