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爱拼才会赢”,我就想问问,WHY?

导读

少年,为什么你要活得那么拼?有一首歌叫《爱拼才会赢》,对于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最励志的一个字就是——拼!我们看过很多依靠努力打拼最终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同时也有辞掉高薪工作回归山林的隐士让人唏嘘……这是一个全民为“拼”代言的时代。你是否投身于这滚滚“拼流”?还是选择另外一种悠然生活?你是如何长成一个“爱拼”的少年,这里有五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   来自父母的期待

大多数中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出国、上名牌大学、过优越的生活。总之,父母没有实现的理想,肯定希望孩子能够实现,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

父母是孩子最依赖和信任的人,他们愿望也最容易被注入到孩子头脑中,形成他自己的愿望,那就是,我要“有出息、出国、上名牌大学、过优越的生活。”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心理学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内化”

关键词二   攀比心理

相信好多人都是听着“别人家的孩子……”的传说长大的吧~~“别人家的孩子”,真是一个无比神奇的存在啊!别人家的孩子,人家7个月就会叫妈妈了!人家3岁的时候都能算2位数加法了!人家都能背好几首唐诗了……

除了攀比能力,还有衣服、玩具、食品等等,凡是关于孩子的一切,都可拿来比较,而且当着孩子的面大声谈论。

攀比的种子就这样被妈妈种到了孩子的心里:我要比别人强!

对于绝大多数不能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来讲,不拼怎么能做到强?唯有拼!

关键词三    我是独生子女

这是我国独有的社会现象,虽然现在放开二胎了,但是“独生”已经成为了整整一代人不可更改的印记。因为是唯一的,所以家里全部都是我的。

小时候爱独享,长大后责任也独担。

试想现在30来岁的年轻人,要负担各种压力: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工作竞争、房子……“拼”成了唯一的出路。

关键词四    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必须是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上,父母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会让孩子感到有序、安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却经常在各种困惑中无所适从,安全感无所依,孩子安全感缺失。

相信所有的家长都会告诫刚懂事的孩子:“别和陌生人说话”,而另一方面又责怪孩子“见了人也不知道叫叔叔阿姨”。这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之所以焦虑,就是缺乏安全感。

成人以后,对抗安全感缺失的办法有两种:

一种是退缩,我什么都不做,啃老去也。这些人在心理对自己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没有办法。把责任推给别人,自己会好受一些。

更多的人则选择另一种办法——拼。在打拼中不断获得成功,得到朋友的认可,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自信心和自尊心逐步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安全感也逐步增强。

关键词五     一直学习,不断进步

没有一个孩子是带着说明书出生的,也没有哪个父母是经过培训后才上岗的。所以,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如何做称职的父母,尤其是心理学习,这一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父母的认可。家长要学着培养孩子承受挫败的能力,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使他日后在遇到挫折时不容易跌倒,以正面、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子女也要学习,学着体会父母的期盼,学着接受他们的爱。

其实,为了生活而努力是我们提倡的,但凡是要有一个度,为了理想而拼是快乐的,如果给拼添加一些承受不了的压力,使人长期处于压抑或者躁狂的状态,就不好了。毕竟,拼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这个好,不仅仅是经济宽裕,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心理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