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电影世界中的头号玩家!

严格上来说,电影只有两个种类。一种是电影导演通过自己拍摄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个世界上种种问题的思考,同时希望自己的这些个观点能够积极的影响观看电影的观众,以此来达到某种教化的作用。这个种类的电影我们统称为艺术片,艺术片多用来竞选各种电影奖项,且往往能够获得评委的认可;第二种是导演通过一系列具有极强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给正在观看电影的观众带去极强的娱乐,在一个又一个的刺激中走向精神高潮。这个种类的电影我们统称为商业片,商业片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取得高票房,回馈制片人以及投资人。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导演或者一部电影在宣传自己兼具艺术片人文思考以及商业片的视觉冲击时,你完全可以立刻把这个导演或者这部电影从你的观影名单中消除。因为从本质上来讲,这样的电影是不存在的。

当看完第一个段落后,我想狂热的电影爱好者已经在心中罗列了一个很长串的电影名单,试图来证明票房高且获奖无数的电影是真实存在的,例如: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这部电影取得了18.4亿美元的票房,并且在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11个奖项;彼得杰克逊的《指环王》系列,在全球共取得了29亿美元的高票房,总共获得了17项奥斯卡金像奖;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黑暗骑士》,这部电影取得了10亿美元的票房,在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了最佳男配角等奖项,美国著名的电影评论网站IMDb把这部电影排在了整个电影发展史中第六名的位置。

既然有了这样的电影导演以及这些伟大的电影,为什么我还是坚持获奖同票房是不能够同时存在的这一观点。因为上述举例的这些个导演以及上文中并未提到但是在那些个狂热电影发烧友心目中的名单当中的电影作品并不具备持续性,或者说是连续性。简单说来就是,上述提及到以及没有提及到的那些个所谓的“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在我看来只是电影百年史中的异类,因为这并不是人类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出来的成果,这样的偶发性的事件并不具备普遍性以及持续性。这样的情况在电影史中屡见不鲜。卡梅隆,杰克逊,诺兰再也没有指导出这样的电影这一事实就是证据。

那么真的没有一个人能够同时做到导演的作品“又叫好又叫座”并且还能够持续的做到这一点吗?当我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名字在我脑海中跳了出来。我们来看看他的导演履历:《大白鲨》《外星人ET》《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单》《夺宝奇兵系列》《侏罗纪公园系列》这个人在十年如一日的做着电影且每一个电影在艺术上以及商业上都取得了成功,这真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

斯皮尔伯格就像在世界最顶尖最前沿的研究机构中工作,但却整天穿着拖鞋喝着小酒的老研究员,这种人不仅仅是对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有极度的自信,同时对于人生也有极为深刻的认知。斯皮尔伯格对于电影本质的认识以及故事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已经到达了一个绝大部分电影人无法感知的领域。当近年来,好莱坞的商业电影逐渐走向没落时,大荧幕上出现的各种各样但却千篇一律超级英雄时,老爷子终于还是看不下去了,制作出了这部《头号玩家》。

整部电影除了整体光线过于偏黑(尤其是带上3D眼镜后十分影响观影效果),以及某些剧情的设计以及效果的制造上有很明显的《回到未来》系列的痕迹(上个世纪90年代老套的电影剧情)之外,整体的制作水准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满屏幕的情怀以及电影梗过于频繁的现象会明显的使得新世代的观众难以理解,感觉这部电影似乎并不像他以往所说的那样,是献给观众的礼物,更像是斯皮尔伯格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整部电影充斥着斯皮尔伯格对于他年轻时经历的那个最辉煌的好莱坞的深沉的思念。这部电影似乎像是一个迟暮的老人向自己曾经经历的那些个辉煌的告别,向当年陪伴自己成长的那些个老朋友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