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审美性是苦难的美?

苦难意识及由此升华而形成的苦难美学,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肯定。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以清新的面孔出现于文坛之后,随即便掀起了一股“秋雨热”。

作者将从《文化苦旅》中感受作者的苦难意识,进而探讨其苦难意识背后的深层意蕴,欣赏文化散文中的苦难美,并感受这类散文的大气之所在。

《文化苦旅》以超越个体生命的角度阐述了中华历史文化及民族文明的苦难和特定时代下知识分子的苦难,并由此呼吁要拯救文化良知和健全文化人格,拯救人们的民族根意识和根精神。同时,余秋雨从民族文明及美学领域的角度来肯定苦难和苦难文学,并阐述和构建出他独特的苦难美学。

苦难常常在文学艺术上充当主角。苦难作为表现生活本质的一种常态之一,因其构成某种情感本质而“使文学艺术的表现具有精神深度”

(刘士林《苦难美学》),它是“一种总体性的情感,最终极的价值关怀,说到底它就是人类历史和生活的本质”(刘士林《苦难美学》)。

作家龙潜说:“真正的作家必须正视人类的苦难,必须以良知在深渊发出呼告,必须拒绝任何形式的结构。一个作家获得了这一高贵的精神立场,他就可以为人类在现在的困境中如何获得拯救提出自己思虑后的结果。历史上伟大的作家他们都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坚持向苦难的深处走去,并相信阳光必将朗照大地。他们是人类精神的先锋,他们有一棵坚强的心灵,他们所呈现的苦难逾越尘世的悲哀昂扬着一种向上的力量。(劳承万《“继理性之绝学,开旧邦之新命”——<苦难美学>:当代人的性命之学》)”

作为一名戏剧理论学者的余秋雨,在他开始走上写作道路的时候,也一样坚持着这个苦难写作。尤其是《文化苦旅》最充分的体现了“苦难”美的审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