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散文创作如何游走于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

散文隐藏着这样的寓言:在无数的历史山峰之上,始终站立着正义的幽灵和飘荡着审美的云彩(丁晓原.《文化散文:历史书写中的历史与‘自我’》)。

作者以散文审美的眼光正视历史,怀着一颗正义的心来关注社会现实,关心祖国的命运。由作者个人的命运上升到祖国的命运,这是秦牧散文创作的提升,也是作家个人心理情操的升华。

作者不仅注重个人的生命体验,而且对国家的命运、发展前途非常关心。从而与历史对话的范围和作家散文的创作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散文创作视野也得到了空前的开阔和明朗。历史已成为过去,我们不可能做到原原本本的再现历史的真实,但是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去思考历史,让历史在我们的想象中再次得到永生,并用历史先人的智慧来指导现今社会的发展。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先人在许多方面创造了让我们现在都难以企及的成就,比如文化、哲学等等。所以,秦牧在他的散文中就把古人的优秀的智慧结晶通过散文书写的方式传承了下来,并以此来教育我们后人,在未来的生活中永远都不要忘了这些优秀的思想传统。

秦牧常常从现实的事物出发,引出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借古喻今,警示世人。“在沙面上散步和休息,你会想起许许多多的事情:看见靠椅,想起了战斗和劳动的可贵;看到草木,想起了赋予万物生命的阳光;看到土地,想起中国神圣的版图;看到江流,想起历史的法则和时间的裁判……”行云流水,纵横捭阖,很自然的就上升到了关注国家命运的话题上来了。

又如在《哀“八旗子弟”》一文中,从八旗子弟能骑善射,骁勇善战到最后的游手好闲,安于享乐,沉沦腐靡的生活导致了一个王朝的覆灭,以此来警示后人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且提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